■本报记者 曹沛原
金秋迎丰收,瓜果产业旺。时下正值猕猴桃收获季,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销售,各地一派喜人的秋收景象。工商银行持续加大涉农领域普惠金融供给,支持农产品稳产丰产、促进农民增收,让“金果果”成为农户的“致富果”。
支持产业帮致富
金秋时节,在江西宜春奉新县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清香四溢。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奉新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猕猴桃种植总面积超10万亩,种植户7000余户,综合年产值超9亿元。
“得益于今年的好天气,猕猴桃品质格外好,甜度高、果形匀称,市场反响很好。”当地某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涂先生介绍,“我们开发1000余亩土地用于猕猴桃种植,每亩收入可达1.5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的稳定就业。”
为了让更多农户能共享这份增收致富的“甜蜜”,该公司计划扩大种植规模,但因资金缺口,计划一拖再拖。“开发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我们的资金压力非常大。”涂先生面对资金周转的问题犯了难。
工行宜春奉新支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了解到该公司难题后,针对猕猴桃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性,为其精准匹配“种植e贷”产品,并成功发放180万元贷款,帮助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和完善基础设施。如今,在工行金融活水的支持下,该公司正从单一种植向“农文旅”一体化转型升级,多元增收带动农户致富。
护航小微创业路
9月的四川雅安名山区,翠峰环绕间,一片片猕猴桃园绿意盎然。新农人史先生站在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看着一颗颗即将成熟的果实,心中感慨万千。
10年前,史先生怀揣振兴家乡产业的梦想返乡创业,投身猕猴桃种植行业。史先生的企业与高校合作,经过无数次试验,成功培育出极具市场优势的“雅猕八号”猕猴桃。该产品不仅获得了国内市场的广泛认可,还出口至海外市场。
随着“雅猕八号”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史先生计划扩大种植规模,然而资金缺口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在技术和市场方面,我们有信心,但资金周转的压力让我们迈不开步子。”史先生说。
金融“及时雨”为史先生解了难题。工行雅安名山支行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调研经营情况与融资需求,为史先生量身定制贷款方案,依托“猕猴桃贷”特色产品为其发放近300万元贷款,有效支持企业拓展合作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为史先生的产业扩张注入金融动能。“工行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坚定了我继续发展的信心。”史先生对未来斗志满满。
普惠赋能促丰收
“修文猕猴桃”酸甜适中、营养丰富,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每年9月下旬,正是贵州“修文猕猴桃”的成熟期。在贵阳市修文县清溪村的千亩猕猴桃园,一颗颗长圆柱形、果皮褐色的猕猴桃正等待采摘。
当地种植户罗先生经营着80余亩猕猴桃园,眼下正值采摘季,饱满的果形、鲜亮的果皮已清晰预示着今年的丰收潜力。罗先生看着藤架上缀满的猕猴桃,眼神里却满是担忧,“今年行情不错,我又多种了几亩,但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想雇人帮忙,可手头真不宽裕。”
原来,随着猕猴桃种植规模的扩大,罗先生想雇佣专人协助管理果园,但资金缺口却成了“拦路虎”。
工行贵阳修文支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罗先生的猕猴桃园,为其办理了“种植e贷”数字普惠产品,帮助罗先生解决了肥料采购与雇工难题,为金秋丰收注入工行普惠力量。“多亏了工行贷款,让我们能请专人帮助打理和采摘,收成肯定比去年高。”罗先生看着满园的猕猴桃喜笑颜开。
(编辑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