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万到百亿的梦幻传奇(四)

用户头像
江青月近人
 · 北京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

1月份卖了茅台之后,我再琢磨买点啥。但斌的话在我耳边响:"要赚大钱就得找两类公司,一类是世界改变不了的"。我琢磨着,工地天天用水泥,这玩意儿谁也少不了,于是盯上了海螺水泥。我用茅台上赚的不到10万元,以63元的价格买了1500股海螺水泥。看着大盘断头铡式的走势,我没敢动用我的本金。

2008年的A股,像坐了一趟没有刹车的过山车,从年初的狂热顶点,一头扎进年末的寒冬谷底,每一个节点都刻着全球危机传导的烙印,也映着市场的荒诞与惨烈。那一年的A股,就像被全球金融危机按在地上摩擦的孩子,奥运的光环、救市的资金,都没能挡住它下坠的惯性。

到了4月,股市我心发慌,一不小心犯了浑,一不可描述的原因,被抓了现行。帽子叔叔。问我交不交罚款,我的血汗钱怎么能轻易上交?结果,换来了半年劳教,劳动地点由工地改到了上海的一农场,居然还有微博的收入。这一遭儿下来,不知道是庆幸还是不幸。

里边没电脑没网络,倒落得清净。外面股市跌穿1800点时,我在里面叠被子;海螺水泥跌到16块、我的10万只剩2万时,我在里掰玉米。11月份当我再次站在营业部的大屏前时,海螺水泥已经跌到了13元。随着大屏的滚动,我努力的搜寻者着海螺水泥的股价。脑子里两个声音在打架。一边是“这股题材硬、业绩稳,再不买就涨上去了”,跟工头催着赶工期似的急;另一边是“全仓太冒险,万一跌了连本都没了”,像工友扯着我衣角劝我别爬太高。我脑子一热,不管不顾充到机器前,以 13.8价格的,买入了36,200股海螺水泥。在系统的持仓界面,看见那串股票数量和持仓金额,才猛地松了口气,又瞬间提心吊胆——像刚把整袋水泥扛上六楼,既累得慌,又怕脚下一滑摔下去。

这是我第1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操作,投入的是我的全部身家。守股如守寡,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刚把所有钱砸进去的头几天,心跟悬在半空的秤砣似的。开盘前半小时就醒,盯着集合竞价的数字,涨一点就忍不住咧嘴笑,觉得自己选对了;跌一点就攥紧拳头,反复默念“是好股就不怕跌”。

2009年是A股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因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而迎来的一次报复性大反弹。与基建、房地产紧密相关的水泥板块成为领涨龙头,螺水泥首当其冲。8月份我以85元的价格清仓了海螺水泥,我的账户余额居然突破了320万。我离开了工地,开始了全职投资的生涯。$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