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结论:
在目前这个环境下,能实现这么好的增长,十分不容易。
但是公司前期涨幅巨大,目前买入并不是好时机。
(1. 公司到底欠多少钱? 2025 年 6 月 30 日,带息负债(借款+租赁负债)一共 22.49 亿元。 2. 公司手头有多少钱? 同一天,银行里随时可用的现金(含定期存款) 93.55 亿元。公司债务不到 23 亿,现金却超过 93 亿,处于极度净现金状态,财务非常安全。 )
2025年上半年,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收入、毛利、经营溢利及股东应占溢利等方面均实现显著增长,融资成本的下降进一步助推了净利润的提升。尽管部分非核心收入(如其他利得和投资溢利)有所下降,但整体财务表现强劲,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均有明显改善。
公司名称: 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Uni-President China Holdings Ltd.)
股票代码: 220
注册地: 开曼群岛(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
以下是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回顾期)的关键财务数据及其同比增长情况:
收入: 人民币17,086.6百万元,同比增长 10.6%这表明公司在报告期间的销售表现强劲,可能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或新产品的成功推广。
毛利率: 34.3%,提升了 0.5个百分点毛利率的小幅提升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或产品定价策略上有所改善,可能通过优化供应链或提高高端产品占比实现。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 (EBITDA):
人民币2,329.7百万元,同比增长 23.0%EBITDA的显著增长反映了公司运营效率的提高以及盈利能力的增强,超出收入增长比例,表明公司可能在减少运营成本方面取得了成效。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 人民币1,286.7百万元,同比增长 33.2%净利润的增长率远高于收入增长率,显示公司在税收优化、财务管理或其他非运营收入方面可能有额外收益。
收入增长 (10.6%): 这一增长表明统一企业在中国的市场表现稳健,可能得益于饮料、方便面等核心业务的持续需求,或者新市场的开拓。
毛利率提升 (0.5个百分点): 虽然幅度不大,但毛利率的提升在竞争激烈的快消品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是原材料成本下降或产品结构优化的结果。
EBITDA增长 (23.0%): 这一指标的增长远超收入增长,表明公司在运营效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可能通过自动化生产、减少浪费或优化物流等方式实现。
净利润增长 (33.2%): 净利润的高速增长是本次报告的最大亮点,可能受到一次性收益、税收优惠或财务成本降低的影响,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披露。
2025年上半年: 人民币17,086.6百万元
2024年上半年: 人民币15,448.6百万元
同比增长: 10.6%
食品业务:收入: 人民币5,382.2百万元同比增长: 8.8%占比: 31.5% (占集团总收入)
饮料业务:收入: 人民币10,788.1百万元同比增长: 7.6%占比: 63.1% (占集团总收入)
分析:
总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显示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强劲,可能受益于消费需求的回暖或市场份额的扩大。
饮料业务作为核心支柱,贡献了超过六成的收入,但增长率略低于食品业务,表明食品业务(如方便面或零食)可能在特定细分市场有较强的增长动能。
2025年上半年: 人民币5,864.8百万元
2024年上半年: 人民币5,228.0百万元
同比增长: 12.2%
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 34.3%2024年上半年: 33.8%提升: 0.5个百分点
分析:
毛利额的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或产品定价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毛利率小幅提升,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高,以及部分原材料价格回落。这反映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方面的进步。
2025年上半年: 人民币3,772.8百万元
2024年上半年: 人民币3,591.3百万元
同比增长: 约人民币181.5百万元 (增幅约 5.1%)
原因: 主要由于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费用增加。
分析: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的增长率显著低于收入增长率,表明公司在营销投入上较为高效,可能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品牌推广或渠道优化实现了收入增长。
销售费用率的降低(即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例下降)对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025年上半年: 人民币559.2百万元
2024年上半年: 人民币538.8百万元
同比增长: 略有增加 (增幅约 3.8%)
分析:
行政开支增长幅度较小,显示公司在管理成本控制上较为稳定,未因业务规模扩大而显著增加固定成本。这有助于维持较高的运营效率。
2025年上半年: 人民币1,648.7百万元
2024年上半年: 人民币1,233.3百万元
同比增长: 33.7%
原因: 主要由于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以及销售费用率降低。
分析:
经营溢利的增长率远高于收入增长率,反映了公司在运营效率上的显著提升。
毛利率提升和销售费用率降低的双重作用,叠加收入增长,共同推动了经营溢利的高速增长,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强。
EBITDA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 人民币2,329.7百万元同比增长: 23.0%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 (净利润): 人民币1,286.7百万元同比增长: 33.2%
分析:
EBITDA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但低于经营溢利增长率,表明公司在折旧摊销等非现金成本控制上表现稳定,同时运营效率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
净利润增长率与经营溢利增长率接近,显示公司在税收、财务成本或其他非经常性项目上的影响较小,盈利质量较高。
收入增长稳健: 10.6%的收入增长显示统一企业在快消品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饮料和食品两大核心业务上均实现增长。
毛利率小幅提升: 0.5个百分点的提升虽幅度不大,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意义重大,反映了成本优化和规模效应的成果。
费用控制有效: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行政费用基本稳定,销售费用率的降低直接提升了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经营溢利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3.7%和33.2%,远超收入增长率,表明公司在运营效率和成本管理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食品业务收入:2025年上半年: 人民币5,382.2百万元同比增长: 8.8%
方便面业务表现:市场背景: 2025年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消费意愿回暖,消费者注重健康、安全与性价比。业务策略: 统一集团方便面事业以满足大众需求为使命,强化产品力,通过创新迭代顺应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总借贷(包括租赁负债):
2025年6月30日: 人民币2,249,280千元
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289,996千元
变动: 借贷总额显著增加,增幅较大。
银行及手头现金:
2025年6月30日: 人民币9,354,589千元
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8,577,196千元
变动: 现金储备增加约人民币777,393千元。
总权益:
2025年6月30日: 人民币12,836,562千元
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13,399,110千元
变动: 总权益略有下降。
资本负债比率(现金净额/总权益):
2025年6月30日: -55.35%
2024年12月31日: -61.85%
变动: 比率有所上升,但仍为负值,反映公司现金储备充裕,财务结构稳健。
其他金融资产(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025年6月30日: 人民币1,318.7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1,676.7百万元变动: 金融资产减少约人民币358.0百万元。
简要分析:
借贷增加: 2025年上半年总借贷大幅上升(从人民币289,996千元增至2,249,280千元),可能与公司扩张或投资活动相关。
现金储备充足: 尽管借贷增加,银行及手头现金仍显著高于借贷总额,现金净额为负值(即现金远超负债),显示公司流动性极强,财务风险较低。
资本负债比率改善: 比率从-61.85%上升至-55.35%,负值表明公司无净负债压力,财务结构健康。
总权益小幅下降: 可能与股息支付、回购或其他权益调整有关,需进一步关注。
金融资产减少: 部分金融产品可能被赎回或价值波动,影响整体资产配置。
管理方式:对大部分客户采用款到发货的方式销售产品。对现代销售通路和电商业务(如食品杂货店、小摊位及百货商店等)的信贷客户提供赊销,赊销期限通常为60天至90天。
数据变动:2025年6月30日: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人民币695.8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627.6百万元变动: 增加人民币68.2百万元
周转天数:2025年6月30日: 7天2024年12月31日: 7天变动: 无变化,显示应收账款回收效率稳定。
存货构成: 包括原材料、包装材料、产成品、在制品以及低值易耗品。
数据变动:2025年6月30日: 存货余额为人民币1,842.9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2,487.1百万元变动: 减少人民币644.2百万元原因: 期初受2025年春节档备货影响,期末存货余额较年初显著下降。
周转天数:2025年6月30日: 35天2024年12月31日: 41天变动: 缩短6天,反映存货管理效率提升。
主要来源: 主要由赊购原材料和产成品产生。
数据变动:2025年6月30日: 应付贸易账款为人民币2,233.6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2,283.5百万元变动: 减少人民币49.9百万元
周转天数:2025年6月30日: 36天2024年12月31日: 39天变动: 缩短3天,显示付款周期有所优化。
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贸易账款年初及年终(或回顾期)结余的平均值 ÷ 营业额 × 360天或180天(视情况而定)。
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年初及年终(或回顾期)结余的平均值 ÷ 销售成本 × 360天或180天(视情况而定)。
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 应付贸易账款年初及年终(或回顾期)结余的平均值 ÷ 销售成本 × 360天或180天(视情况而定)。
简要分析:
应收账款管理稳定: 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7天,表明公司对客户赊销的回收效率较高,现金流保障较好。
存货周转效率提升: 存货周转天数从41天缩短至35天,春节后存货余额大幅下降,反映公司在存货管理和销售预测上的精准性增强,避免了过多的库存积压。
应付账款周期优化: 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从39天缩短至36天,表明公司与供应商的结算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减少了短期负债压力。
整体经营效率提高: 存货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缩短显示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上取得进步,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能。
收入与毛利增长显著:2025年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10.6%,达到人民币17,086,589千元,销售成本增幅略低于收入增幅(9.8%),使得毛利增长12.2%,毛利率有所提升。
经营溢利大幅提升: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3.7%,从人民币1,233,258千元增至1,648,742千元,主要得益于毛利增长和成本控制相对有效,尽管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和行政开支有所增加(分别增长5.1%和3.8%)。
融资成本大幅下降:融资成本从人民币53,432千元减少至12,111千元,降幅达77.3%,使得净融资收入增长85.0%,对整体利润贡献显著。
所得税开支增加: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37.6%,与除所得税前溢利的增长(34.4%)基本同步,反映税负相对稳定。
股东应占溢利及每股盈利增长: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间溢利同比增长33.2%,达到人民币1,286,710千元,每股盈利从22.36分增至29.79分,增长率一致,显示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其他利得及投资溢利下降:其他利得净值减少53.2%,以权益法入账的应占投资溢利减少57.3%,可能与投资回报波动或一次性收益减少有关。
资产负债表变化并不大,现金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