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葵花药业2024年报分析

用户头像
谢谢julian
 · 湖南  

1、$葵花药业(SZ002737)$儿科中药领域的otc龙头,妇科和慢病也有布局,由于出生人口的暴跌,儿科的赛道在医药行业里面算比较差的;

2、2022-2025年中药otc市场规模复合增速5%,儿科专业用药仅占药品的10%,90%的儿科用药为非儿童专业药,为缓解矛盾,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儿童用药的发展,2018年版的基药目录调整在即,儿科用药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已经在4大电商平台布局完善旗舰店,有2个过6亿的黄金单品。虽然儿科药品紧缺,政策也大力支持,但是在新生儿暴跌的大环境下,市场总体消费群体是下降的;

3、公司品牌价值高达329亿,独家品种28个。2011-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逐年增长,复合增速10%以上。2024年营收暴跌-40%,扣非净利润暴跌-65%,产品销量下降-41%。医药作为刚需消费行业,业绩如此暴跌极其反常,除2023年高基数影响外,主要原因还是渠道改革导致。

4、小葵花品牌已经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儿科龙头品牌,排名行业第1,具有很强的消费粘性和垄断竞争优势。公司现在推进直销转型,打造了“葵之云”和“葵花药直达”两个APP,公司想靠掌控渠道来树立核心竞争壁垒;

5、2024年公司有在研化药40个,有7个品种向CDE提交上市许可申请。总体而言,后续新品储备目前没有太大的重磅产品,短期内增长潜力确定性不高;但是公司65规划提出100亿营收目标,较当前营收增3倍。不过规划只可以做借鉴参考,具体落实还要靠实在的业绩;

6、目前主要经营风险就是公司进行根本性的营销变革,通过自研APP直销的方式代替过去的经销商,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新的营销策略如果成功,利润可以翻倍,如果失败,也可恢复传统的销售渠道。另外一个主要的风险就是新生儿暴跌的影响,作为儿科起家的龙头,亟待向慢病和老人病转型。所以总的来看,商业模式变革和新生儿降低导致未来业绩还是存在不确定因素;

7、2025年半年报业绩公告扣非净利润继续下降-90%左右,预计仍是渠道改革导致的结果;

8、财务面来看,2014年上市以来roe维持了平均20%左右的水平,但是在2024年暴跌到10%;营收增长2倍,净利润增长3倍,但是2024年业绩又回到了10年前的原点;账面资金22亿,有息负债为0,应收账款2亿,营收占比仅为6%,大部分位于1年以内;商誉和资本化支出很少,可忽略不计;在建工程已经完工,后续没有资本支出;资产负债率21%,实际负债率为0,资产结构极其安全;经营活动现金流和净利润差不多,公司2014年上市融资13亿,再无增发,而累计分红40亿,占当前94亿市值的42%,股东回报很好;总的来看,财务综合得分可得85分左右;

9、估值来看,股价由2023年报的22元,131亿市值下跌到目前16元,94亿市值,1年的时间跌幅-29%。目前pe19倍,pb2.1倍,股息率3%,是上市以来较低估值阶段;公司2014年IPO的价格为36元,2020年股票回购价为14元,2021年股权激励价为6.7元,2022年股权激励价格为7.5元,2021年公司股票回购均价为14元,券商的估值也由35元下调到17元。综上分析,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公司搞了营销改革导致业绩暴跌,能否成功外人很难判断,而且儿科的基本盘也在暴跌中。但是65规划仍有100亿营收,而且公司的品牌价值都有329亿,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终端药店普遍都在重要档口上架葵花的产品。16元的价格,这样看来也不算贵。由于中报业绩仍然暴跌90%,因此公司未来股价下跌的极值很难判断,不排除会跌破10元;出货的话,目前的业绩基本面也就支撑约25元的股价。这是一个具有困境反转概念的公司,若一旦直销成功,股价将会暴涨好多倍,但是目前还没看到成功的迹象。

免责声明:以上分析只代表个人的观点,本人的观点既可能对,也可能大错,而且本人的观点也是动态变化的,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是动态变化的,读者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判断,所涉及标的不做推荐,各人投资各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