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蛋生物(SH603387)$是体外免疫检测和poct的龙头,这个行业具有复购性和刚需性,具有高频消费特点,赛道稳定;
2、2024-2029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复合增速4%,中国体外诊断市场2023-2027年复合增速7%。
(1)免疫诊断领域:2019-2024年免疫诊断领域市场复合增速11%,化学发光已经形成技术替代趋势,2021-2025年化学发光市场复合增速17%。心标和炎症因子诊断有望引领免疫诊断市场,公司是少数炎症四项全覆盖企业,未来以末梢血炎症项目为核心突破,持续提高炎症检测规模。
(2)POCT领域:基层诊疗占医疗机构总数的95%,将带来poct的大规模放量;
(3)流水线领域:随着分级诊疗和集采的推进,医院自动化流水线趋势越发明显。 根据《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需采购国产产品,国产替代进口品牌将成为必然趋势,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总的来看,三大领域都是增量市场;
3、公司拥有8大技术平台,覆盖免疫、血凝等所有检测领域,建立了较全面的产品矩阵。2024年营收下降-14%,扣非净利润下降-16%。其中POCT常规系列下降-16%,化学发光增长31%,生化、血球下降-12%,生检、合作下降-38%。海外收入增长4%。从销量来看,POCT试剂销量下降-18%,发光试剂增长44%,生化、血球试剂增长69%,POCT、发光、生化、血球相关仪器增长25%。由上可见,各产品销量都大涨但是营收却下降,应该是集采降价导致的结果。流水线产品METIS6000全年装机90条,累计装机140条,占2级以下医院70%,2024年上半年正式发布Metis800灵动系列流水线,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分子POCT产品GN700012月上市,已经装机7台,检测时间由1-2小时下降到30分钟。由上可见,公司2024年经营主要特点就是量增价跌,新产品上市也推进正常;
4、公司依托8大技术平台,不断在流水线和分子POCT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公司检测种类最齐全,是目前市场上少数同时支持全血及末梢血检测的企业之一,未来有望以末梢血为核心突破口,进一步带动妇幼和综合医院的产品覆盖;抗体总自产率达到抗体使用量90%以上,完成磁珠、微球和小分子抗原等关键原材料自给率提升超90%,自主性很强。综上可见,公司在产品矩阵、研发实力和原材料自给率等方面具有综合竞争力;
5、公司2024年新增产品注册证20个。现在化学发光已经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未来流水线和凝血将逐步成为第三和第四增长曲线,2024年流水线板块的Metis800灵动系列和分子POCT产品GN7000顺利上市。在研项目储备丰富11个,覆盖流水线、分子和血凝等各个领域。Poct二期工程原计划2025竣工交付,完工后新增试剂盒产能1亿份,年产实验仪器1万台;2024年试剂销量约1亿份,poct销量1万台,新增产能100%增长。现在估计因为市场需求不足,工程进度有所放缓。但是新增产能满产满销的情形下,毛估估公司的净利润应该维持到4-5亿左右;
6、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同业竞争激背景下的集采降价风险,检测的商业模式不如药品具有消费者辨识度;
7、2025年中报营收降-17%,扣非净利润下降-28%。化学发光营收增长10%,海外营收增长45%,新增产品注册证17个。营收下降主要是市场需求下降。
8、财务面来看,2017年roe上市以来一直在20%以上的高位,近两年已经跌至10%左右,营收增长2倍,利润持平,产能受限,成长性一般;账面资金18亿,有息负债5.7亿;资本化研发和商誉几乎为0;应收3.5亿,营收占比31%,其中有1.5亿在1年期以上,商业模式现金流确实受制于检测机构;资本支出还需要约3亿元,主要是POCT二期工程,相对于账面18亿资金,应付绰绰有余;资产负债率仅为26%,实际负债率为0,资本结构非常安全。经营活动现金流超过净利润;公司仅2017年上市融资7.3亿元,累计分红8.4亿元,占当前42亿市值的20%,股东回报还不错。总的来看,财务面综合可得80分左右;
9、估值来看,股价由2023年报的8.8元,44亿市值下跌到目前8.4元,42亿市值,股价持平。现在PE19倍,PB1.5倍,股息率2.1%,估值是2017年上市以来较低估值阶段了;2017年公司IPO的价格为22元,2021年公司回购均价32元/股,券商的估值在15元;综上,公司当前面临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不足风险,但是后续流水线、分子poct和血凝等研发储备丰富, poct二期新增产能也增长100%。因此,8.4元的价格,仍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若低于6元,可加大入货;出货的话,约12元以上,才可考虑分批出货。
免责声明:以上分析只代表个人的观点,本人的观点既可能对,也可能大错,而且本人的观点也是动态变化的,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是动态变化的,读者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判断,所涉及标的不做推荐,各人投资各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