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喻户晓的"一股浓香,一缕温暖"到资本市场的频频跨界,黑芝麻这家老牌企业的发展史可谓跌宕起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黑芝麻,看看这碗"黑糊糊"到底成色如何。
1993 年 5 月 31 日,广西桂宁经济开发公司等六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广西斯壮股份有限公司。最初,这家公司并非以黑芝麻为主业,而是从事寻呼机的生产制造。
1997 年 4 月 18 日,"广西斯壮"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000716" 正式亮相 A 股市场。
2004 年,是黑芝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黑五类集团")进军资本市场,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成为广西斯壮的第一大股东。黑五类集团由李汉朝、李汉荣兄弟创立,旗下拥有知名的黑芝麻糊品牌,此次借壳上市标志着公司主业将从寻呼机制造向食品生产转型。
2005 年 4 月,广西斯壮正式更名为 "南方控股",开始了向食品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转型初期的道路并不平坦。如果不考虑非经常损益,公司在转型的前几年并未真正实现扭亏为盈,甚至在 2007 年被戴上 "ST" 的帽子,这顶帽子一戴就是四年。
2011 年 10 月底,公司终于摘掉 "ST" 的帽子,并更名为 "南方食品"。
2014 年 11 月 12 日,公司正式将证券简称变更为 "黑芝麻",意在将发展战略专注、聚焦于黑芝麻产业。
从 "广西斯壮" 到 "南方控股",从 "ST 南控" 到 "南方食品",最终定名为 "黑芝麻",公司经历了多次更名,反映了其战略定位的不断调整和聚焦。这一系列变更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公司从传统制造业向食品产业,特别是黑芝麻产业转型的重要标志。
自2015年起,黑芝麻开始了一系列跨界投资与并购。2015年4月,黑芝麻以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100%股权;2017年5月,又以7亿元收购上海礼多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试图拓展电商业务。
然而这些跨界业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礼多多业绩逐年下滑,广投国医陷入金融纠纷,导致黑芝麻不得不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从业绩上看,黑芝麻的发展起伏不定。自2017年开始,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净利润连续下滑。2021年和2022年甚至出现了大幅亏损,分别亏损1.09亿元和1.45亿元。
直到2023年,公司才实现扭亏,归母净利润约4307.82万元,但营业收入仍下滑11.25%。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8亿元,同比下降17.37%;净利润4175.24万元,同比下降5.26%。
从股价表现来看,黑芝麻近期走势较为震荡。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黑芝麻报收于6.59元,较上周的6.52元上涨1.07%。本周盘中最高价报6.75元,最低价报6.46元。
当前黑芝麻总市值约49.96亿元,在休闲食品板块市值排名17/23,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317/5153。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本周黑芝麻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3205.98万元,游资资金合计净流出860.84万元,散户资金合计净流入4066.82万元。
从估值水平来看,黑芝麻的滚动市盈率达到125.34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41.11倍和行业中值的30.00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增长的预期,但也提示了估值偏高的风险。
2025年8月8日,公司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与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黑五类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公司20%的股份转让给广旅大健康。
标的股份转让价格为6.25元/股,对应转让价款总额为9.42亿元。交易完成后,广旅大健康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目前协议双方正积极履行《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的义务。黑五类集团已将其持有公司的7000万股股份质押给广旅大健康,广旅大健康也已支付了1.5亿元诚意金。
根据最新数据,黑芝麻的机构持仓相对较少。截至2025年6月30日,只有5家机构持仓黑芝麻,其中基金4家,合计持股数166.85万股,持股市值约1414万元。
前几大机构持有者主要是指数基金,包括天弘中证食品饮料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整体来看,机构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管理型基金的重仓持有。
在ETF持仓方面,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159736)是目前唯一出现在黑芝麻十大流通股东中的ETF产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ETF持有黑芝麻157.1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约为0.21%。相比上一期,该ETF减持了24.95万股,减持比例为13.70%。
这表明专业投资机构对公司的前景持相对谨慎态度,更多是指数基金的被动配置。对于寻求产业资本或知名机构背书的投资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
2025年8月以来,黑芝麻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控制权变更的公告,这些公告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8月9日,黑芝麻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权暨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披露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0%股份转让给广旅大健康,同时黑五类集团等股东签署《表决权放弃承诺》。
8月29日,黑芝麻发布《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宣布将于9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相关事项。
9月9日,黑芝麻发布进展公告,披露黑五类集团已分批质押7,000万股股份给广旅大健康,对方已支付诚意金1.5亿元,剩余款项将在股份过户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
2025年8月29日,黑芝麻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下降4.65%;归母净利润776.55万元,同比下降29.26%;扣非净利润为-428.21万元,同比下降140.20%。
这份中报显示,黑芝麻的经营状况面临一定挑战。尽管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经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但业绩下滑的趋势明显。特别是扣非净利润为负值,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2025年8月29日,南方黑芝麻种植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江西瑞昌黑芝麻科技小院盛大举行。此次仪式上,南方黑芝麻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金征宇教授亲临现场。
2025年9月4日,黑芝麻发布公告,披露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部分股份将被司法强制执行。根据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黑五类集团持有的320万股股份将于2025年9月26日至2025年12月25日进行强制执行,执行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
黑芝麻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黑芝麻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尤其在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领域表现突出。根据市场调研数据,黑芝麻相关产品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消费者对黑芝麻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升。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5至2030年中国黑芝麻市场将呈现稳健增长态势,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约8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的120亿元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
从消费结构来看,传统芝麻糊产品仍占据45%左右市场份额,但芝麻丸、芝麻酱等即食型产品增速显著,年增长率超过20%,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渠道变革尤为明显,电商平台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18%快速攀升至2025年的35%,预计2030年将突破50%。
国资入主可能为黑芝麻带来资源整合机会,但转型之路挑战不少。公司需要在新产品开发、渠道建设和品牌年轻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健康食品市场增长,黑芝麻如能把握住健康消费升级的机遇,或许还能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香甜”。
但对投资者而言,仍需关注其业务转型的实际效果和控制权变更的进展,125倍的市盈率确实不低,需要业绩增长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