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闲聊,聊一个小细节。
三星显示,京东方A,在建OLED8.6代线的时候,都选择了传统的、成熟的蒸镀技术路线,但还是有些差别的。
按韩媒的说法,三星显示选择的是氧化物技术路线,成本更低;京东方则是LTPO技术路线,相当于是LTPS+氧化物,工艺更复杂,难度更高,当然成本也更高。
我的理解,三星的选择,可能是基于对QD-OLED的反思。
三星显示,建有QD-OLED8.5代线,主要用于TV面板。三星建这条线的时候,应该是雄心勃勃的。我用deepseek查了下,当时三星的预算是13.1万亿韩元,按当年的汇率换算,约合700亿~800亿人民币。但是,后来三星发现情况不对,成本太贵,价格太高,产品只能局限于相当有限的高端市场,难以起量。所以,大概花了3万亿韩元,就停下来了。
之前,在聊TV面板的时候,我也聊过很多次了,当LCD发展到MiniLED的时候,尤其是高端TV祭出百寸屏的时候,OLED-TV就失去竞争力,难有大的发展。现在,全球一年电视的消费量,在2亿台多一点;而OLED-TV,一年大概是600万左右。今年,情况比较好,OLED-TV的消费量,还是要多一点,但也就这个数量级了。
所以,有了这个过往,我猜测,三星对成本的考虑,可能更多一点,然后三星就选择了氧化物OLED。
高端IT产品(这里是说笔记本和平板,下同),大头在苹果手里。所以,苹果的订单,苹果的声音,至关重要。但是,有一段时间,韩媒报道说,苹果并不认同,要求三星改线,走LTPO路线。但后来,没声音了,好像不了了之了。
京东方A,选择的就是LPTS/LTPO路线,主要就是冲着苹果的ipad、macbook的OLED订单的。
另外,京东方A与三星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京东方有LCD,三星已经没有LCD了。除去高端屏,如果在一定显示效果的基础上,比拼成本,京东方可以拿出来ADS Pro+UB Cell+MiniLED的顶级LCD屏。
所以,我的理解,京东方A,以OLED8.6代线的LTPO、双层OLED,去拿高端IT产品的订单;以多层次的LCD屏,各种技术类别的LCD屏,和其他OLED产品竞争,拿中端、低端的IT产品订单。
另外,可能还有些技术上的考虑,比如,在pad产品上,如果对边框有要求的话,氧化物OLED可能并不好做。
所以,京东方A,选择的是LPTS/LTPO路线。
还有,京东方A的OLED8.6代线,不只是可以做中尺寸,即IT面板、车载面板,还兼容了小尺寸,也就是手机面板。
最后,再说一个消息。京东方OLED8.6代线的量产时间,我原本判断大幅提前至2026年的二季度~三季度。现在,Omdia理事朴振韩表示,京东方坚持在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而不是最初预计的2026年下半年。
之所以,一力提前量产时间,重点就是苹果的macbook的OLED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