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投资方法论(心态篇)

用户头像
喝口白粥
 · 上海  

各位周期投资者、读者朋友大家好,我是白粥。本帖是周期投资方法论第三贴,也是该系列最后一帖。

本系列计划用三个帖子整合周期投资的主要框架,并且力求给出一个相对有实操性和可复用性的投资策略。

本帖(思维与心态篇)主要分享的内容是笔者自己做周期投资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以及心态调整的方法。

三帖之间的关系是由基础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

如果直接阅读本贴未免会觉得空中楼阁,感觉在讲股市“哲学”,故笔者诚恳地建议各位在阅读本贴之前先行阅读或者回顾前两帖,一些基础知识和问题都写在前两贴,链接附在下面。

周期投资方法论(买点篇)

周期投资方法论(进阶篇)

正文开始。

一、模糊中求正确,正确的事反复做

我在前两帖行文中反复提到“模糊”和“正确”这两个词,这句话是对我投资理念最好的概括之一。

我想先阐述一下我对“正确”的理解。我们所在的市场是一个非常混沌的市场,奖励机制特别差。

可能一个交易者完美地按照逻辑和纪律执行了数次操作,市场不但不奖励他,还使其亏损。

可能一个糟糕的投资者胡乱操作一通,市场给予他奖励。

这就像让一个大猩猩丢硬币,连续丢到五次正面的大猩猩我们叫他“明星基金经理”。

(并没有攻击诸多基金经理的意思,还是有非常多认真负责有专业能力的基金经理的)

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市场的无序性,认识到不存在一套交易策略可以万用地做对每一笔交易。

但市场的无序不意味着我们的操作要无序,我们应该长期坚持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长期而言,只要一套策略是大概率正确的,有纪律地执行1000次,或许就会有600次、700次是正确的,长期而言是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可观的收益的。说到底我们挣的其实是那一百次、两百次的收益。

如果仔细看过前两篇帖子关于周期形成的原因,应该会对周期行业有一些了解。

周期反转在我的系统里是“正确率”比较高的行情,只要公司不倒闭,周期反转几乎是具有确定性。缺点是等待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周期投资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都是非常正常的。

也即反转是较确定的,反转具体时间是难以确定的。

关于持股中是否要操作的问题,我持有中北稀近420天,持有赣锋约300天,中间是没有做过T或是做波段的。从正确率的角度解读,我认为我自己做T的正确率没有周期反转的确定性高,所以放弃了做T或者做波段。

即使对于部分技术面高手,做T或者做波段胜率在七成或者八成以上,我也建议慎重。周期投资最大的一段涨幅往往发生在几个月甚至几周中,一旦T飞一笔可能会错过大段的收益,即使及时认错也会对心态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变得更急躁。

对于长持策略来说,心态平稳是最重要的。

年初开始和我同车做稀土还是有一些朋友的,除了中途下车的,做到现在的如果操作比较频繁我想大概率是没有拿着不动高的。

对另一个词,“模糊”的解读是放弃对于精准的偏爱。

模糊的正确比精准的错误更重要。不要想抓住市场的最高点、最低点,不要想着赚到市场每一分钱,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研判大级别的方向上,方向把握准确了一般不会有较大损失的。

对于周期股来说,抓到一个相对的底部区间的平均筹码,卖在一个周期反转的相对高点,就是一次非常非常成功的交易了。

本系列所提供的一些经验,比如:

PB和利润双低、买在好行业的阵痛期、配置不同行业、在同一行业内配置两三只股票、在双低分批买入、定投、止盈(不要太小)、大致判断未来一年的供需关系(误差一个季度)、长持(做好持有两三年的准备)都是在模糊中求正确的思想的体现,目标是取得行业内相对底部区域的平均价格,把握大致的顶部价位,取得一个相对可观的收益。

二、约束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能看得懂的行业里

现在的人们对于注意力这个概念关注得比较少。

注意力是当今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流量经济就是注意力资源的显化。

对于商业模式来说,哪种商业模式能更加吸引客户的注意力那他一定是非常成功的,如某音,某玛特。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能不能摒弃对于热点的追逐,在少数能看懂的行业里是比较重要的。我可以坦诚地说A股99%的行业我是门外汉,我是基本不懂的。

近期比较热的无论是创新药还是ai我几乎是完全不明白的。对于医疗我也仅推荐通过ETF的模式参与。

我是比较好奇的,我感觉自己学习新领域知识的能力还不错的,我尚且没自信学习能明白,普通投资者真能看懂吗?

看不懂其实没关系,看不懂不做就行了。就怕涨着涨着突然感觉自己看懂了,然后大笔追高。这个很正常,股票涨了总会有人分析原因的。这个时候应该要思考的是逻辑有没有充分兑现了,带着常识去思考问题。

我自己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有1000亿(假设公司市值一千亿),你愿不愿意买下整家公司,如果不愿意就一股也不要买。

如果我们来股市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是为了盈利的话真的不需要看懂这么多行业。能扎根三五个行业持续一两年的研究、跟踪政策、了解行业基本面肯定是可以比门外汉更懂的。

对于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是可以做出快人一步的判断的。说到底除了周期反转和逻辑兑现,我们的大部分收益是门外汉和后来者贡献的。

我拿北稀来举例,我年初看轻稀土“量价齐升”,中重“高价惜售”。

用人话讲不就是下游需求增加的同时上游约束(配额)产能增速,销售量增加,销售价格提升,利润大幅提升嘛。

逻辑是不难理解的,如果持续关注这个行业超过一两年,关注行业内政策我觉得是可以做出类似判断的。比别人稍微早一点拿个三五十的利润垫后面就很游刃有余了。

赣锋锂业也是类似逻辑。下游需求增速是快的,上游反内卷约束违规开采和超量开采,未来两年的逻辑是大体相似的,交给时间验证吧。

我举过一个例子,股市不是游乐场。坐完过山车坐跳楼机,把所有刺激的项目都体验一遍才能值回票价的,找个地方晒晒太阳也蛮好蛮舒适的。

三、风险控制及心态调整

我自己的风险控制模式绝对和大部分投资者是不同的,我没有设置任何止损。

我会设置一个大概的时限,我允许某只个股三年(假定是三年)完全不涨。只要最后的涨幅不及我预期三年内我不会离场。

如果三年不涨说明我看错了,但是三年的时间我不给足他就是我做错了。

我的体系原则上只有止盈,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风险控制。

我结合前两篇帖子总结风险控制的内容,大致如下。

1.我不会全仓或者绝对重仓某个行业或者个股。

大家看似觉得我今年北稀盈利略多,站在整体持仓的角度比大家想得要少一点。去年我建仓完成以后中北稀总共占股票仓位四成左右,北比中约3比1。这里不计算基金仓位。

我一般是不喜欢个股占成本的三成以上,单个板块最好不超过四成。这个仓位比例对我来说是比较舒适的,几乎没有心态上的压力,我可以容许这30%、40%的仓位极大比例亏损。如果我做好拿三年的准备,该拿着继续拿着。

仓位决定心态,大家有时候看我心态还可以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仓位比例控制得比较适中,前期就算有部分亏损心态不会波动太大,等到有盈利以后有利润垫,心态也会很不错。

有一个比较舒适的心态才能享受比较大段的上涨。如果我满仓北稀甚至上杠杆,心态波动肯定会大幅增加的,迫于压力,可能盈利几十点就早早出局了。

我自己是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长持投资,才对自己的心态控制有了比较清楚了解。

仓位比例这一点不要求大家照搬学习我,大家可以自己调试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仓位比例。

我这里的建议特别是一些入市刚刚一两年的新人朋友,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果买入一只股票心情波动很大每天大部分精力放在这支股票上我觉得是比较危险的。

如果想要长期健康的存在于市场中,了解自己的心态状态,找到个舒服的比例是比较重要的,当生活是平和的,心态是平稳的,做出糟糕决定的概率会变低,长期绝对是受益的。

2. 前期做好估值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买在“好行业的阵痛期”

这一条在买点篇中分析的主要是“pb与利润双低”“寻找需求增加的行业”。就这两条,前者规避估值风险,后者规避行业风险。

Pb处于近十年15分位以下,且季度利润较低(和近十年四十个季度相比较),一般来说可以过滤掉80%的下跌区间。

只要确保不是夕阳行业,辅之以类似定投的策略,分批买入,做一个模糊化的处理,应该是可以拿到相对底部位置的筹码的。这个部分也可以结合技术面做一个判断,但是不用追求最好的机会,相对好就可以。

通俗点来讲行业不会死,又跌了这么多,又是分批买入的,大概率这笔百分之三四十的投入亏损是有限的。

如果有的选的话,尽量选择需求增长的行业。比如稀土行业,锂,未来十年的需求大概率是增加的,这类行业我自己判断是比较好的。

也建议辅助配置的模式,比如我买北稀辅助配了少量中稀,买赣锋配了少量天齐,防止某家公司出现比较大的财务风险,失去一部分市场,另一家公司接手市场的话可以比较好弥补损失。

补充一下,对于部分比较激进的朋友,我个人不建议融资或者上杠杆,哪怕你非常看好一个机会。

本策略属于长持策略,持股周期往往在两三年以上,一旦融资或者上杠杆心态压力会变得比较大的。

市场从不缺乏才华横溢之辈,但往往活到最后的不是技术最好的,是风险管理做得最出色的。

强如利弗莫尔在长期的杠杆运作下也四次破产最后开枪自杀。个人投资者再强我感觉是强不过利弗莫尔的。我自己时刻拿这个例子警醒自己。

(之前我说是卧轨,感谢读者朋友的指正)

本文的所有思考都是笔者个人的,不用照搬。我建议各位要寻找能够让自己心神宁静的仓位比例,投资绝对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投资太过影响心态进而影响生活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另外我这里也得提醒,周期投资方法论是解决“投资”部分的问题,让你了解周期投资的风险点在哪里,并且给出一些我觉得有可行性的建议,不代表看了三篇帖子就能解决周期投资的所有问题。

对于行业“周期”的部分,要去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性研究供需、基本面、政策。产业逻辑和投资逻辑是并重的。

二者结合起来,配合长期稳定的心态才是长期正确率较高的事情,值得反复做。

正文结束。

周期投资方法论三帖已经全部写完了,我对于这三帖是非常满意的。对于前两贴,完全是围绕实操和风险控制进行的。里面很多细节问题是我自己遇到的,我猜想大家也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都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前两贴是获得了雪球平台的观众和官方的认可的。

每篇都是热门,并且买点篇得到了雪球今日话题的推荐,感谢雪球@今日话题

这是我在雪球完成的第一个系列,总共接近1.5w字,由现象引出共性问题,再到尝试给出解决方案,我觉得已经把我对周期投资的理解分享超过八成了。剩下两成是技术面,就不力求统一了。

后续如果新的大主题的讨论可能也会以系列的方式呈现。

其实我自己能感觉到,如果我把这几篇文章放在我粉丝量大一点的时候放出来可能流量会多得多。我这段时间在写文章方面是略显着急的,因为从七月初开始能感受到市场的风变大了。

对于周期投资者而言,现在可能是等待了五年,十年一次的机会。

做好仓位控制,做好心态管理,到你们大方光彩的时候了。

七月初我设立了$周期案例(ZH3489231)$ 组合,按照比例买入六只股票。买入六只是考虑到避免孤例证明力有限,该组合力求验证周期投资方法论的可复用性和选股逻辑。

目前过去五十天,涨幅47点,继续期待未来两年的表现。提示,该组合只做案例讨论,不做投资建议。

$赣锋锂业(SZ002460)$ $北方稀土(SH600111)$

互联网就是这点好,所有截图都留痕,证明我确实是过去半年没有减过任何仓位的。[围观][围观][围观]

文章结尾我想引用我5月22日写在周期之王——中北稀土中的一句话作为该系列的收尾。

平庸者靠技术,卓越者靠信仰。

敬各位周期投资者的格局。[抱拳][抱拳][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