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梳理环节。
北稀过前高的确定性是非常非常高的,是时间问题,两种逻辑推理如下。
1.以21年60元作为参考物,这一轮的业绩会高于前高(26、27),股市流动性明显好于21年(沪深成交量),货币流动性好于21年(金属涨价周期),叠加一点点的战略估值(21年没有提升到战略高度)。
业绩好的原因是因为“量”上来了,21-25(26)配额总量提升了将近一倍,意味着能多卖一倍的货。并且下游增速较快,目前是快于配额增速,所以会有提价环节,这是量价齐升的根本逻辑。
2.趋势一旦形成,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前提下,最差也是双顶。A杀概率极低。
同样提供两种视角,7、8月每天两百多亿资金量,辛辛苦苦拉到五十块不拉了?他们自己不要赚钱,给大家抬轿子来了?两三百亿是合力行为,光靠散户买不出来的,里面是有很多聪明资金介入的。
外力介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盘崩盘导致被动A杀,另一种是政策转向定顶。
大盘崩盘我讲过股债利差和流动性顺序,大盘行情站在两三年的视角刚刚开始,短期怎么走我不知道我也不去猜。
政策面在一个历史阶段内是连贯的。
如果在同一个背景时期做出两个相反的政策,说明两种情况。
你在打自己脸。你在打别人脸。
前者说明你菜,后者说明你傲。
不管怎么都是不想混了的表现。
把握一下近期的政策,15-25年,逐步关闭小作坊,集中配额,24年末稀土管制条例,25年初防走私,毛衣站卡脖子,25年中反内卷的基调。
政策是连贯还是矛盾?非常连贯。
政策维持和转向有个过程,除非是一两年以后稀土价格涨上天了可能会压一下,但是明明还有更文明的方法,比如增加配额缓解市场供需压力。(反正现在配额也不公布)。
保持上游有钱赚,下游有货拿,出口卡一下即可。
综上:$北方稀土(SH6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