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马鸿运_
 · 上海  

每个行业都有其标杆式的人物。“贝宝黑帮” 在硅谷呼风唤雨;许多华尔街金融家的职业生涯可追溯至朱利安・罗伯逊或迈克尔・米尔肯;而铁路行业的标杆,则是 2017 年去世的 E. 亨特・哈里森。他曾先后执掌美国六大一级铁路公司中的三家,并开创了 “精准铁路运营” 模式 —— 这种调度技术如今已成为行业标准,他的门徒也遍布行业各个高层岗位。

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P)的老板吉姆・维纳就是其中之一。与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BNSF)一样,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运营芝加哥以西的铁路网;而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Norfolk Southern)和 CSX 公司则在芝加哥以东形成了类似的双寡头格局。美国一级铁路公司的 “六巨头” 还包括两家业务向南延伸的加拿大铁路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 CPKC 公司于 2023 年由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和堪萨斯城南方铁路公司(KCS)合并而成。

自去年起,业内许多人就预测,美国四大铁路公司将合并为两大巨头。维纳最近对行业整合的好处赞不绝口,其公司目前正洽谈与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合并(而非多数人预期的 CSX 公司)。若这笔交易达成,很可能会迫使 BNSF 与 CSX 也进行合并。这些大规模的 “美事” 或许能重振行业,但执行过程将困难重重。

美国铁路行业已衰落了一个世纪。铁路总长度在 1916 年达到峰值,同年国会开始用公共资金资助公路建设,自此卡车运输便一直领先于铁路。铁路能高效运输煤炭等大宗商品,但在货运集装箱领域却难以盈利 —— 这类货物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运输。这类 “多式联运” 货物占一级铁路运输量的一半,却仅占其收入的五分之一。

“精准铁路运营” 模式(即无论列车接近空载还是满载,都严格按时刻表运行)帮助行业维持了较高的利润率。但近年来,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已逐渐枯竭。尽管一级铁路公司的运营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从 2005 年的 77% 降至 2021 年的 59%,但此后又略有上升,股价近年来也陷入停滞。

并购为行业带来了希望。1980 年行业解除管制时,美国有 30 多家一级铁路公司,随后掀起了一轮疯狂的整合浪潮。1999 年,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试图与 BNSF 合并,讽刺的是,在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推动下,行业进入了并购冻结期。负责监管该行业的地面运输委员会(STB)规定,未来的交易必须 “增强” 竞争,而非仅仅 “维持” 竞争。CPKC 的合并案因 KCS 早些时候因规模较小获得豁免而避开了这一审查(但该交易仍花了两年时间才完成),由此形成了首条从墨西哥到加拿大的铁路干线。

横跨东西海岸是更大的目标。避免铁路网之间的换乘意味着更快的运输速度和更少的延误。咨询公司奥纬集团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对于运输距离超过 1500 英里的多式联运货物,若有直达铁路,其铁路运输占比将从 39% 升至 65%。横贯大陆的铁路将减少在芝加哥的长时间停留,还可能提高密西西比河附近短途线路的盈利能力。让货物更快速、低成本地在美国境内流通,甚至可能有助于重振国内制造业。

工会和货运客户会反对吗?或许会。不过行业分析师安东尼・哈奇表示:“在这类合并中,预计会解雇白领员工,同时雇佣蓝领员工。” 货运客户也可能从效率提升中受益。那巴菲特会怎么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更有可能选择观望,而非抬高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的收购价或突然收购 CSX—— 尽管它有足够的资金这么做。

交易面临的最大障碍在华盛顿。地面运输委员会是一个极其不透明的机构,其共和党主席帕特里克・福克斯对横贯大陆的合并案的态度尚不明确。与其他联邦机构一样,去年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使其对法律的解释权受到质疑(一家上诉法院最近还否决了其一项规定),而且该委员会的第五个席位目前空缺。总统无疑会介入任何交易,不过与维纳一样,他或许也会被美国铁路业重返 “镀金时代” 的愿景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