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马鸿运_
 · 上海  

早年开设“4+4”的医学院不多,上海交大从2002年试水,每年从“双一流”的高校和学科招收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报名基础要求是有免推资格,经过四年培养后获得硕、博学位。

吴腾是凭借专业前5%的成绩,拿到申请资格。面试时,对着18位面试官,吴腾被震到了。他后来才知道面试官全是医院里各科室主任或者学科主委,“上课的老师也都是这个级别,压缩了学制,但不压缩质量,就是压缩休息时间,全英文教材,课程安排非常紧张,第二年进医院实习,第三年定科室方向,人生最累的就是这四年了”。

从“4+4”第二年,吴腾就进入上海的一家三甲医院开始科室轮岗实习,到第三年下学期定研究方向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收入高的眼科、骨科、心胸,而是主动选择了儿科的导师,这个众所周知工作难度大、奖金绩效低、医患纠纷多的科室。“那时候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吧,所以就跟自己犟。”

吴腾被儿科吸引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儿科疾病,大部分是可治愈的,他想做一个治愈疾病的医生。他所在医院的小儿心血管,业务水平在全国也是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