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马鸿运_
 · 上海  

历史上充斥着破灭的科技泡沫。人们对一项发明——运河、电力、铁路——的乐观情绪,催生了基于爆发式增长预期的投资者狂热。随之而来的是过度建设,即便新技术已渗透到经济中,投资者仍承受着巨大损失。
英国19世纪的铁路狂热规模极大,该国超过7%的GDP都用于在全国范围内铺设铁路。明尼苏达大学名誉数学教授、研究泡沫现象的安德鲁·奥德利兹科表示,1840年至1852年间,铁路系统的轨道长度几乎增至原来的五倍,达到7300英里,但产生的收入仅为建设者预期的四分之一。
他将狂热中那种毫无节制的乐观称为“集体幻觉”,在这种状态下,投资者、社会大众和媒体会盲从群体心理,不再关注风险。
他从上世纪90年代在贝尔实验室担任研究员的亲身经历中深知这一点。当时,电信巨头和新兴企业竞相投机性地将数千万英里的光纤电缆铺设到地下,在五年时间里的支出相当于美国GDP的1%左右。
支持者们将这项努力比作公路系统、电力的出现以及石油的发现。他表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的使用量每100天就会翻一番。但奥德利兹科发现,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期大部分时间里,网络流量每年才翻一番。
这种狂热的力量导致整个行业的高管们更关注炒作而非不利的新闻和数据,他们不断向光纤领域投入资金,直到泡沫破裂。
奥德林科表示:“这里面存在强烈的利己因素,”因为只要繁荣持续下去,企业和高管们都能在经济上受益。“警示信号被忽视了。”
凯文·奥哈拉是新兴光纤运营商Level 3的联合创始人,他表示,银行和股票投资者当时正为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高管们也认为未来数年需求将会激增。尽管存在令人担忧的迹象,但高管们关注的是视频流媒体和游戏等应用带来更多流量的前景。
“那绝对是一场淘金热,”他说,“我们当时每周大约投入1.1亿美元”来扩建这个网络。
当现实情况到来时,Level 3的股价下跌了95%,而该行业的巨头们则纷纷破产。大部分光纤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都处于闲置状态。最终,2010年代初视频流媒体及其他用途的发展帮助消化了大量的过剩产能。

@马鸿运_ :人工智能领域的支出已达史诗级水平。这能带来回报吗?科技公司向数据中心投入数千亿美元,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但当前的收入却相对微薄,这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情况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