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因为有几个雪球好友看好威高股份,自己之前也交易过一次。因此就花了一点时间看了看威高股份的雪球区及年报。年报实在太长了,只能说是翻了一下。谈一下自己浅陋的看法,欢迎拍砖。
从市场或者技术面来看,中报前股价已经萎靡不振(我也是在中报前略亏出局的),中报后更是大跌。实事上已经从股价反应了对公司营收、净利下滑的态度。事实上港股对于业绩的反应还是非常直接的。从历史趋势来看,公司自19-22疫情期间净利由18亿增长到27亿之后,23-25已经连续三年呈下跌之势,并且净利的下滑大于营收的幅度。反应集采对于公司净利的普遍影响。并且已经是公司在采取压缩销售费用等控费成本之后的结果。这也是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在集采及医疗反腐的行业背景下的普遍特点。因此从实际结果来看,目前公司仍然处于探底过程之中。
目前市场的热点在创新药,医疗器械并不具备创新药那么大的想像空间,并不会因为某款产品的获批就实现业绩的爆发性增长,因此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业绩逻辑上来。而且对于这类企业,港股需要实际业绩验证才会有推动性买盘,而不会在讲故事阶段就给予溢价。
此外公司高存高贷,97亿现金,53亿贷款,也反映了控股型公司在现金管理上的难题。同时37亿的商誉、65亿的应收账款都是通过并购扩张的医药公司典型的资产特征。
当然公司持继的回购,12倍左右的PE、3.5%股息率估值也给股价的下跌提供了较好的保护空间。
综合起来,在目前市场行情下,本人认为该股不太具备跑赢市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