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反转类公司投资回顾

用户头像
似水流年kew
 · 广东  

难得的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就要接近尾声,因为家中有个高二半大未大的小大人坚持要跟初中同学狂欢、不肯跟我们一起出游,因此将老二送到一个三天的儿童独立营,我自己只跟大学同学简单聚了聚。倒是节省了不少开支。之前抓住节日的空闲把过往几次重大投资失败的经历进行了记录和分享,这里再来回顾一下过往股票投资的几个案例,似乎都可以归属于困境反转一类。

第一只重仓且翻倍的股票是常山纺织,现在叫常山北明。2014年公司主营业务亏损,棉三棉四等厂区都处于停产状态,这些厂区都处于石家庄的中心地带。当年正是房地产火热的时候,政府为了鼓励业权人搬迁出让,规定土地拍卖收入的90%归原土地所有权人。因此这二块地已经处于拆迁清空完毕,属于净地待出让状态。公司也向资本市场明确表示寻求主业转型,纺织及其他业务双主业发展的意愿。当时公司股价在5块以下长期徘徊,总市值在35亿以下。而棉三棉四的土地面积、当地的楼价地价都是很容易获得的数据。(15、16年拍卖之后二块地公司获取收益超过60亿)我大概在4.8左右重仓介入,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数个月之后(不到半年)14年6月底公司宣布停牌。9月30日公司宣布增发收购北明软件,同时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公司股价开始连续涨停。我在打开涨停之后大约11块多的价格全部清仓。获利应该超过100个W。之后该股在经过充分换手之后,15年大牛的背景下上半年最高上涨到40.83元,从最低点起算,妥妥的十倍股啊。没想到巧合的是十前之后的24年,该股又从4块多,三个月时间暴涨到39.88元。

这只票在14年35亿市值的时候确实过于低估,公司市值明显低于公司价值。但是由于从开始搬迁起计,前后经历了二三年,如果介入过早,往往会失去耐心。这也是此类公司最考验人心人性的。而后期的上涨主要还是题材的炒作,北明软件除了带来营收之外,扣非净利润几乎年年为负。这也是之后股价又回到原点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能也称不上困境反转。或者牵强一点,也仅能算短暂的反转。

第二只长期跟踪,但最终错过的是藏格投资。藏格矿业曾在2020年5月因2019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藏格”。而且公司先后存在业绩造假,青海首富实控人资金占用,偷漏税、刑拘等诸多负面消息。但公司的矿产也是实实在在的,包括除盐湖钾肥之外最大的钾矿开采商,以及中国铜资源最大的巨龙铜矿。在21年引入紫金矿业共同开发巨龙铜矿,25年出让藏格控股权给紫金之后,肖永明终于解决多重困局,得以二次腾飞,股权上涨超过16倍,并跟随铜价上涨,仍在强烈的上升趋势之中。

这只票当时也是建过仓的,但当时定力不足,没有坚守到云开月明之日就被长期不涨的股价和时不时冒出来的负责信息吓得跑路了。事后来看,紫金二次入主,就是最佳的困境反转信号。

第三只是兴业银锡,当时还叫兴业矿业。2019年开始兴业矿业虽面临大股东重整、主力矿产安全事故停产、业绩补偿及财务压力等多重压力挑战,公司股价受到压制。我在21年年中小仓位建仓,下半年多次操作之后大概赢利11W之后清仓退出。主要原因是当时刚复产的银矿又发生事故停产,对持股信心打击很大。

该股在今年6月随着银价的上涨,迎来主升浪,6-9月上涨接近三倍。

二只矿业股,既是困境反转,又是强周期股,二者叠加,确实容易形成几倍的涨幅。最根本的一个是中国最大铜矿,同时还有钾矿、锂矿,一个是亚洲最大银矿,同时还有锡矿,公司资产质量确实没得讲。但在扩张过程中又都埋下了负债扩张,下行周期资金紧张以及其他各种问题(包括获取采矿权过程中一些见不得光的问题),为他们陷入困境埋下伏笔。而走出困难的路径也出奇的一致,就是大股东让渡利益,以股权换资金,解决种种危机。甚至2023年8月25日,藏格矿业公告,经对肖永明犯非法采矿罪重新审理,被告人肖永明不构成非法采矿罪,被告肖永明无罪。

24、25年投资的二只华晨中国新世界发展,这里就不赘述了。还有今年开始的ST类投资,我觉得所有ST的买入理由都可以归为困境反转一类。

总之,困境反转类公司投资要点,第一就是资产质量要过硬,这是反转的根本保障。第二介入时点很重要,最好要在反转点之后介入。否则漫长的筑底周期可能消耗掉耐心,并提高资金长期持有的机会成本。第三就是陷入困境的原因,是永久性不可反转的,还是临时性可以消除的。$兴业银锡(SZ000426)$ $藏格矿业(SZ000408)$ $常山北明(SZ00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