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绝地反击!固态电池设备价值量翻倍,400-600亿蓝海市场开启

用户头像
投研Hugo
 · 江苏  

5亿元! 这不是一个项目的投资额,而是固态电池设备单GWh的价值量,相比液态电池设备价值量直接翻倍!2030年固态电池年产能达200GWh,按单GWh设备价值量2-3亿元计算,固态电池设备将带来400-600亿元增量市场空间。

200GWh年招标规模震撼来袭! 宁德时代未来三年每年招标规模预计超200GWh,头部电池厂重启规模招标推动行业触底反弹。更振奋的是,新签订单质量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较2024年提升2-3个百分点。

60亿研发专项加码固态电池! 工信部去年推出专项资金,2025年9月将进行关键中期审查,符合要求的项目将获得后续拨款。政策+产业+技术三重驱动下,我们正站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历史拐点!

现状分析:行业触底反弹,固态电池催化加速

锂电设备行业已走出最黑暗时刻。 2022-2024年下行周期中,小厂逐步出清,头部公司集中度提升。2024年下半年,宁德、比亚迪、国轩等头部客户重启规模招标,行业基本面触底反弹确认。

订单质量改善超预期:

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明确,催化事件密集:

2025年关键节点:

7月:锂电产业峰会推动技术路线明确

9月:工信部中期审查,或有第二轮补贴

下半年:头部电池厂中试线招标启动

2025-2026年产业化路径:

小试线测试:车规级电芯下线,设备招投标到位

中试线落地:第二波设备招投标升级改造

样车装车路试:2026下半年中试线优化完成

规模量产:2027年小规模,2028-2029年大规模应用

头部电池厂战略重心已转向固态电池。 比亚迪、国轩、一汽等车规级电芯下线,宁德、华为已建成中试线并产出产品,上汽纯电车型已搭载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超预期。

原因挖掘:技术突破+政策加码+需求升级三重驱动

技术路线逐步清晰,设备差异化价值凸显

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设备差异显著:

关键技术优势明确:

干法工艺:省去溶剂,降低能耗成本,提升能量密度

等静压技术:确保固固界面紧密接触,提升电池性能

高压化成:满足固态电池特殊工艺要求

政策支持力度史无前例

多部委联合发力:

工信部:60亿研发专项,2025年9月中期审查是关键节点

发改委:国债补贴15%,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标准体系:印发固态电池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产业政策与技术路线高度吻合。 半固态与液态技术差异不明显,设备基本可复用,降低了产业化门槛。同时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优势明显,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需求升级迫在眉睫

电动汽车对电池性能要求持续提升:

续航里程:消费者对长续航需求不断提升

安全性:固态电池安全性显著优于液态电池

快充性能:固态电池支持更快充电速度

使用寿命:固态电池循环寿命更长

头部车企加速布局验证需求紧迫性。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关键窗口期,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未来竞争优势。

影响评估:短期订单改善,中长期空间广阔

短期影响:传统锂电设备订单质量改善

业绩拐点已现: 当前锂电设备公司处于基本面底部,部分厂商2025年上半年订单已触底反弹,业绩有望在后续半年到一年内兑现。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毛利率改善:新签订单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

坏账冲回:头部电池厂回款改善带来业绩释放

客户结构优化:专注优质客户,订单质量提升

中期影响:固态电池设备需求爆发

市场空间测算:

设备价值量翻倍效应显著。 相比传统液态电池设备,固态电池设备单GWh价值量直接翻倍,为设备厂商带来更大盈利空间。

长期影响:行业格局重塑,龙头强者恒强

技术壁垒提升有利于头部公司:

整线布局优势:需要前中后道全流程技术整合

客户绑定加深:固态电池技术复杂,客户粘性更强

规模效应显现:先发优势将带来成本和技术双重优势

新技术催生新玩家机会。 在干法电极、等静压等全新技术领域,专业化设备公司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应对策略:双轮驱动布局,把握固态电池红利

核心投资逻辑:传统锂电修复+固态电池爆发双重机遇

策略一:传统锂电设备修复机会(短期确定性)

策略二:固态电池设备机会(中长期空间)

按照技术布局深度分为两大类:

类型一:增量环节专业化公司(高弹性)

类型二:整线布局龙头公司(综合实力)

投资要点与风险提示:

关键催化节点:

2025年7月:锂电产业峰会技术路线明确

2025年9月:工信部中期审查及补贴政策

2025年下半年:头部电池厂中试线招标

2026年上半年:G瓦时量产线推进

风险控制要点:

技术路线风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仍在演进

产业化进度:实际产业化可能慢于预期

竞争加剧风险:新技术吸引更多玩家入场

客户集中风险:过度依赖头部电池厂客户

投资策略建议:

优先布局整线龙头: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

关注专业化机会:新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

把握催化节点:重点关注政策和订单催化

均衡配置风险:传统修复+固态爆发双轮驱动

锂电设备王者归来,固态电池开启400-600亿蓝海! 从行业触底反弹到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从订单质量改善到设备价值量翻倍,我们正站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起点。政策、产业、技术三重驱动下,谁能抓住这波机遇谁就能分享新能源时代的最大红利。

你认为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在传统锂电修复和固态电池爆发中,你更看好哪类投资机会?

觉得分析有料就点赞支持,创作不易,感谢每一份认可!

本文仅为个人分析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决策请基于自身判断。

$纳科诺尔(BJ832522)$ $利元亨(SH688499)$ $曼恩斯特(SZ3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