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京东宣布推出“京东外卖”服务,并承诺在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受全年免佣金的优惠,正式开展与美团的竞争。京东吸引用户的方式除了最常规的方式补贴以外,还有超过预计时间20分钟以上直接免单。
5月,阿里巴巴也迅速加入战场。淘宝联合旗下“饿了么”在淘宝App首页以一级入口“闪购”展示即时零售和外卖,并计划12个月内补贴500亿元给商家和消费者。说白了,就是集团给即时零售分流,然后通过海量补贴压低售价吸引消费者。淘宝闪购甚至只要付个配送费,就能买到一杯奶茶。
看着阿里下血本补贴,美团和京东也逐步跟进。美团突然发放大量大额乃至“0元吃”、“0元喝”外卖红包券,引发用户下单热潮,订单量激增导致平台一度崩溃;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类标杆品牌,跟公司一直以来的定位一致,走高端。
7月5日深夜,美团外卖宣布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创下行业新峰值。两天后,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合计日订单数超过8000万。从最新的情况来看,美团依旧领先,但是他的护城河足够宽吗?当前的美团值得投资吗?我们得先看看美团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O2O”一词可以很好地总结美团的商业模式,Online To Offline是指线上交易,线下体验服务或商品。举两个例子:(1)在美团点了外卖,餐厅把餐做好,骑手送到你家;(2)在美团买了电影票,选好座,然后就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这就是美团的O2O模式。
美团的收入和盈利主要来自于核心本地商业,而新业务仍在亏损状态。
(一)核心本地商业
核心本地商业分为两块:即时配送和到店酒旅。
即时配送就是美团app向消费者展示附近的餐饮或者商品的信息,消费者下单后,由骑手提供即时配送上门的服务。美团连接消费者,店家和外卖骑手,通过向消费者收取配送费,向店家收取佣金抽成和广告费来获利。
到店酒旅是美团app向消费者展示线下店家的服务信息,帮助消费者通过app了解店家并促成消费者在线上完成交易,并到线下店家处享受服务。美团连接消费者和店家,通过向店家收取佣金抽成和广告费来获利。
其实本质上就是电商,不过可以选择配送上门或者到店,所以可以归类为“薄雪”的生意。
(二)新业务
新业务包括社区电商“美团优选”,前置仓线上超市“小象超市”,B2B餐饮供应链“快驴”,共享单车、充电宝和海外外卖平台“Keeta”等。由于这些业务体量不大,仍处于烧钱阶段,尚未盈利,所以不展开讨论。
(三)护城河
美团作为一个连接消费者和店家,或者再加上骑手的O2O平台,它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和有多深呢?
1、骑手网络构建起来的即时配送效率??
基于本地生活领域最大的骑手、商户和用户网络(数百万骑手,1500万商家,8亿用户),美团拥有海量的骑手、商户和用户信息,可以提供更优质、准时的服务。目前美团在这方面确实优势很大,其平均配送时效在半小时左右,饿了么次之,京东和抖音都在1小时左右了。
但这并不是无法逾越的。从最近阿里补贴的效果来看,外卖消费者其实对价格非常敏感。阿里闪购补贴后,骑手反映订单根本接不过来,作为用户我们也会遇到屡次商家出餐无人接单的情况。这说明了交易量是可以通过砸钱拉升,而交易量的增加,需求的增加,是可以带动供给端商家和骑手增加的。
2、品牌形象“本地生活服务商”的心智??
这个心智未必不会被改变。从最近阿里、京东的闪购增量来看,消费者在乎的是以低价买到优质的服务,并不一定是美团占了心智就一直用美团。自从美团2021年“让商家二选一”被打破以后,在美团上的商家也可以在饿了么上线店铺。
3、餐饮业的企业数字化服务
美团在餐饮业不只有外卖,还有到店消费,美团为商家提供了完整的企业数字化服务系统,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相比之下,阿里、京东因为没有到店,所以能给商家提供的服务难以做到像美团那么全面。
4、O2O生态
美团涵盖的业务是最广的,从外卖,到酒店、餐饮、娱乐,再到打车、票务等等,如果各业务间能形成高度的协同效应,才有可能与竞争对手形成较大的差异化。因为手机用户常用的App不到10个,如果一个App能提供全面且高度相似的服务,用户就不再需要竞品了。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美团过去确实建立起了很大的优势,但护城河其实并没有特别宽。电商行业市场很大,但是要一直比拼低价高质、低成本高效率,无法一劳永逸,谁能一直笑下去就看谁能不断进化,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愿景:把世界送到你手中
美团的“送”是从2013年开始通过餐饮外卖为起点,逐渐切入到其他各类商品和服务(如开锁、通渠等)的配送。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确实不断努力将一个更丰富的“世界”送到用户手中。
(二)使命: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美团的出现让消费者更加便利地获得商家信息并进行筛选,将一些做不起广告的优质商家展示给了消费者,帮助人们更高效地享受线下的服务(如电影、旅行、美食等)。
(三)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正直诚信,合作共赢,追求卓越。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美团第三。
1、以客户为中心
(1)2011年,美团做团购业务的时候,大批消费者购买了团购服务但是过期了都没有消费,一千多万躺在美团的账上,对于一家刚成立一年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大数目。美团有别于其竞争对手,坚持要把钱退给消费者,让公司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后来有些网站想跟风,但是却得电话申请,各种核实钱都回不了,流于表面并未落实。
(2)2011年,团购网站白热化竞争,其他公司大多疯狂打广告,想通过资本圈地。而美团反而选择把资源用来开发系统,建设团队,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当时美团的会员70%是朋友推荐加入的,结果可想而知,美团杀出重围。
(3)2013年,美团为了让商家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主动降低降低自己的毛利,回馈商家。
2、正直诚信
(1)2011年,其他部分团购网站为了加速扩张,拖欠商家账款,美团反而推出半自动结款系统,反而吸引了大量商家加入,建立起信任
(2)在与其他团购网站争夺商家的时候坚持不行贿,短期会失去一些商家,逼自己靠好的方案和销售额把商家抢回来。
3、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美团第三??
(1)美团从很早期就确立了“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美团第三”的价值观,但是在建立起竞争优势后,为了建立垄断地位,在2018年左右开始让商家“二选一”,违背了把商家放在公司前面的价值观。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美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止其垄断行为,削减了美团的统治力。
(2)2015年以来美团对商家征收的综合费率从5%左右一路提升至20%以上,提升的费用率最后转嫁到消费者和商家上。美团电商属于“薄雪”的生意,比拼的是低利润率、低成本、高效率,利润率太高必定引来竞争。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美团是一家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但是由于公司的护城河并不宽,受阿里和京东的影响,为了维持自身竞争力,美团短期业绩一定会受到冲击,当前并不适合投资。
长远来看,电商的生意是一门需要不断激烈竞争,不断前行的生意,只有估值很低的时候才适合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