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白鸽黎明
 · 北京  

Datadog公司(DDOG)2025年度企业会议概要

发言人:David Obstler

好的,第二季度我们加速了收入增长。和许多软件供应商一样,我们在AI工具公司的投资周期中获益。我们始终强调,我们的解决方案正被现代软件公司广泛采用,我们认为AI原生企业也会像云原生企业那样采用我们。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在电话会议中提到,这部分业务贡献了10%的增长,十大AI工具公司中有八家是我们的客户。
我们有十几家客户年消费超百万美元,80多家超十万美元。在这波软件公司浪潮中,他们使用我们的可观测性解决方案,像其他公司一样监控生产工作负载。业务其他部分其实很难严格区分,但我们看到了相似趋势——Q2的增长与前几个季度相当,同时新增了大量客户。
我们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了许多被我们整合或替代的竞品案例。中小企业环境总体健康稳定(不包括AI领域),这可能反映了更积极的融资环境和行业增长态势。我们在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投资也取得成效,尤其在国际市场扩大了覆盖。
最后在产品方面,我们公布了多项里程碑:安全产品收入突破1亿美元且增长强劲,发布了Bits AI服务管理(目前处于私有预览阶段),该产品能快速处理案例和解决问题;数据可观测性也有新进展;我们收购了产品分析公司,并在日志业务(如SIEM应用、冻结日志等)推出多项创新。
发言人:David Obstler

关键区别在于:我们按生产环境的工作负载收费。这些公司的工作量正显著增加(从它们的营收和融资公告可见),这驱动了我们的增长。其净留存率与云原生高速增长期相当,虽然目前占比仍小(约10-11%),但使用场景与其他客户相似——都是监控生产环境的指标、追踪、日志等。
他们的承诺消费额通常会超额使用,我们对此采用阶梯定价策略。这种增长模式与IT投资趋势一致——如果没有工作量增长,我们就无法获得收入。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这些AI公司发展迅猛。您提到其净留存率与云原生相似,但这是否显著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发言人:David Obstler

确实高于平均,因为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现有客户。虽然这部分业务占比仍小(约10-11%),但增长动态相似。至于未来是否会出现优化调整?这取决于客户对云资源的管理能力。高速增长后可能出现理性调整,我们已向市场提示过这种可能性。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当这些处于持续实验性增长的大客户面临优化风险时,您如何看待从降级使用到完全内部化的风险梯度?
发言人:David Obstler

我们在预测时已大幅折现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完全内部化非常罕见——即便坚持自研的大型科技公司仍会使用Datadog监控关键负载。我们通过账户管理帮助客户优化使用(如突发流量提醒),并推出灵活日志定价等创新。我们的策略是成为长期合作伙伴,而非简单供应商。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从销售角度看,如何激励销售代表主动建议客户优化使用(如灵活日志)?这看似与增加消费矛盾。
发言人:David Obstler

客户成功团队以客户优化为考核目标。我们通过差异化定价扩大钱包份额——例如针对云模拟等低频场景优化定价,避免客户因经济性放弃使用。最终目标是覆盖更多使用场景,实现收入增长。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转向传统企业客户:在云迁移核心业务之外,他们有哪些AI机会?
发言人:David Obstler

云迁移仍是基础——企业需要现代化架构才能引入AI。我们已有4,500+客户通过集成发送AI数据(如调用OpenAI的API),虽然占比仍小(约10%),但LLM产品用户已达数百。随着Bits AI进入GA阶段,这部分会加速。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关于LLM可能减少开发人力的担忧,这对Datadog是威胁还是机会?
发言人:David Obstler

我们认为自动化将是朋友——企业级解决方案需要100%可靠的实时监控,这要求极高。AI将加速软件创造,带来更复杂的工作负载,反而增加我们的可观测性价值。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企业AI化会扩大云市场,还是仅加速进程?
发言人:David Obstler

短期可能有分散投资,但长期会推动更多关键应用上云,增加我们监控的工作负载规模和复杂度。就像容器技术那样,我们将持续整合新技术到平台,保持领先。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您提到基础设施监控(12.5亿ARR)、日志和APM(各7.5亿ARR)之外,剩余5-6亿ARR包含哪些产品?哪些会成为明星?
发言人:David Obstler

安全产品已超1亿,数据库监控快速增长至5000万。重点发展云SIEM(借助日志优势)、服务管理(整合AI案例处理)、产品分析(通过收购加强)和数据监控。这些产品将增强平台功能,捕获更多使用场景。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为何基础设施监控增长相对放缓?
发言人:David Obstler

这与基础工作负载相关。客户按需使用平台额度,实际增长高于单项产品。它仍是其他产品的基础锚点,增长将随工作负载变化。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网络安全能力进展如何?
发言人:David Obstler

我们在SIEM(合规导向)和应用安全较成熟,云安全仍在开发。需加强CISO层级的销售能力(目前更多是开发者驱动)。我们正在增加安全专家和渠道投入,平衡"可观测性公司"的品牌定位。
发言人:Fatima Boolani

今年投资优先级如何安排?不同产品线毛利率差异如何影响决策?
发言人:David Obstler

各产品毛利率差异不大(得益于定价纪律和架构效率)。研发投入维持在营收30%左右。市场方面重点填补国际空白(如印度、巴西),并细化销售团队分工。投资回报通过CAC等指标严格控制。
发言人:David Obstler

过度关注个别大客户是否自研。实际上99.9%客户不会自建,且我们已绑定AI工作负载——这才是长期投资故事的核心。
总结:“十大AI工具公司中有八家是我们的客户”,短短的几个字,细分领域的现金奶牛,足以证明可观测性解决方案的垄断地位,小博睿出海抢占市场,这个细分领域能打的也仅限于这两家,国内市场也会慢慢受国外订阅服务所影响,企业会看到其重要性,业绩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博睿数据(SH68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