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新能源汽车每减重100Kg,续航里程便能提升10% - 11%。因此,从供应链环节到主机厂,无论是电池托盘的轻量化设计,还是车身零部件的一体化压铸,各方都在各显神通,致力于为汽车“瘦身”。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牌家电巨头格力,也是汽车轻量化探索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格力电器总工程师钟成堡介绍说:“公司内部对装备有着大量的使用需求。在格力追求产品品质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在于加工装备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在2012年,董明珠董事长提出要自主研发高端装备。”
格力智能装备公司项目负责人耿继青称:“目前,格力数控机床具备两大核心技术:其一为高速直线直驱技术,其二是精密电主轴技术。”格力的机床基本能够满足市场上所有家用车一体化压铸件的加工需求。
为提升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格力智能装备坚持自主研发,深入耕耘智能制造领域,并积极融入市场。在此过程中,格力与国内一体化压铸汽车零部件的行业龙头广东鸿图不期而遇。
广东鸿图作为压铸行业的龙头企业,与格力携手共同研发汽车压铸用数控机床设备,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装备的发展。广东鸿图党委副书记宋选鹏介绍:“广东鸿图作为国内压铸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在全国的生产场地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部地区,拥有16家生产基地。例如,那台16000吨的压铸机,是目前全球最大且唯一正在使用的压铸机,主要用于生产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后底板以及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广东鸿图研究院院长万里表示:“鸿图科技在一体化压铸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压铸成型的零件在组装前,还有一道关键工序,即进入自动化数控加工生产线。数控机床会依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车、钻、铣、攻等精细加工,就如同给零件“一键磨皮”,使其达到装配要求。万里解释道:“因为铸件只是毛坯,像钻孔、攻螺牙这类操作,在铸造过程中无法完成,必须通过机加工手段,才能满足客户对于尺寸、螺纹及连接等多方面的要求。”
作为中国铝合金压铸行业的龙头企业,广东鸿图科技目前拥有2000多套机加工设备,其中格力的设备在一体化压铸领域占比超过60%。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广东鸿图选择了格力呢?
宋选鹏表示:“格力的机床在满足我们加工精度、设备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上,还能大幅降低设备成本。”万里也提到:“当鸿图遇到技术难题时,格力的技术团队会立即与我们的团队协同协商解决,提供最优方案,助力我们迅速恢复生产。自从我们引进格力的双五轴机加工设备后,国外竞品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一方面,他们努力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包括技术团队与售后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这迫使国外竞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格力为广东鸿图量身打造了12台高速双五轴龙门数控机床,创下国内目前单项目一体化压铸龙门数量最多、交付速度最快的纪录。耿继青说:“我们仅用3.5个月就完成了12台龙门机床的交付。”钟成堡透露:“客户反馈,我们在效率方面优于同行,质量也十分稳定,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如今的格力已逐渐从初出茅庐的“闯局者”,悄然蜕变成为颇具实力的竞争者,甚至成为打破国外企业垄断的“破局者”。然而,格力能在智能装备领域实现突围并非易事。钟成堡坦言:“我们遭遇了诸多瓶颈,国外机床价格高昂,一旦核心部件出现问题,不仅维修成本高,而且维修周期长,严重阻碍我们的生产与供货。”
正因如此,自主研发高端装备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不懈尝试,格力终于实现了高端数控机床的自主制造与自主供应。其产品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上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还在医疗、航天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钟成堡满怀期望地说:“我们希望格力的高端装备能够引领行业发展,响应国家各产业领域的需求,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我期待我们的高端装备能像格力的空调家电一样,源于中国,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30多年来,格力从一家“空调小厂”逐步成长为如今的全球型工业集团。格力智能装备不断创新发展,让世界认识了格力品牌,领略了中国制造的魅力,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格力,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道路上,正坚实有力地前行。
(数据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