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就会被大干一场

用户头像
超预期的交易室
 · 广东  

当这个画面出现在你案头的时候,你是不是心里也犯嘀咕:看来牛市是到头了。。。。

但更多的人真是觉得牛市来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久违的刷信用卡炒股的新闻又多了起来(上次是刷信用卡炒金)。

这时候大家不要忘了一句古谚:每当你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就会被大干一场。

以上是笑谈,讲回投资,

在周三大涨时,我曾经跟2个老友说,建议把部分银行理财从低风险产品切换到高风险的权益类产品,是时候进取了。

但说完之后,我旋即撤回。

我的考虑是这样的,A股是个专为主动管理的投资者设计的市场,被动投资波动率极低,在涨市赚得少,跌市同样亏,

(以上的意思就是在A股在特定时期炒板块或主题才能赚钱,买指数或者指数ETF不赚钱)

而选择主动投资管理的理财产品简直就是一场冒险,管理人的水平和良心真的不是一张净值图标能体现的,

上周券商员工控诉某万菱信的新闻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吧。

如果对股市不熟悉或者工作繁忙,这轮牛市可能并不是你的牛市。因此我撤回了我的建议,他们更适合继续持有低风险理财。

对专业投资者来说,这一次可能真的不一样(好怕听到这句话啊),

我们知道,每次突发政策利好的牛市,往往时间短,高开低走,

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上涨,我们归结于“预期”这样的东西,往往劲道十足,悠远绵长。

我们接着周五文章的逻辑继续说,

由于无风险回报率极低,造成居民存款流向的两个趋势:A股的杠铃型投资和南向买港股,

我们一直冀望于这两路循环的瓦解,以促成A股的“长期慢牛”。

南向这块,就像坚硬的稀粥,不但不减,反而创下单日350亿净流入的盛景,这种趋势看起来牢不可破。

但是,我们从近期的港A股交易中,还是看出一些“这一次有些不一样”。

比如银行股的高位松动,小微盘在2万亿的成交洪流中不但没有受益,反而频频被挤压。

这是杠铃策略松动的第一步吗?

港股的波动中,上半年走势颇佳的本地地产股(红利策略)和新消费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出,

如果上述的资金流能够持续的话,我们先不讨论居民存款搬家的假设,仅仅是港A股内部的“板块搬家”都会带来一轮丰盛的吃饭行情。

(你知道,对银行股的投资其实已经是居民存款搬家了)

所以,以下的推演是基于上述资金流向的延续,如果趋势戛然而止,那么下面的演进也就毫无意义。

A股的资金从银行流出并不让人意外,低估值、高分红是低风险偏好资金当初买入银行股的理由,

但是经过大半年的上涨,PE普遍到了6-8倍,PB到了0.6-0.8之间,怎么都不算便宜了,同样,股价上涨之后,股息率是相应下降了的,

资金开始寻找估值或者股息更吸引的板块,当然,所有的前提还是资金安全更重要。

所以我们看到,资金外溢的对象是保险公司和2线优质券商,

近期我们常说,新华保险和广发就像个带了放大器的银行理财产品,逻辑便是基于此,观察广发、华泰的买盘,便可判断这种搬家是否在持续。

至于小微盘是否会被挤出,这很难判断,毕竟2022年以来,大量资金囤积于此,各种策略混合运行,利益盘根交错,

也许这是另外的投资宇宙,不需要看估值,看基本面,只有资金的博弈。

但是我们看到,行情起来之后,成功的吸引了新增资金进场,他们的方向肯定不会是小微盘,也不会是前期暴涨的算力(PCB+CPO),生物医药、军工等,

什么板块能受青睐,见仁见智吧,反内卷、战略金属、调整后的机器人都是可能的选项。#金融科技拉升,指南针20CM涨停# #光伏股再度启动!阳光电源领涨# #创新药投港股还是科创板?#

$腾讯控股(00700)$ $广发证券(SZ000776)$ $双环传动(SZ00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