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查理和费雪
 · 上海  

$南京化纤(SH600889)$ 南京工艺多久会收入30亿元
南京工艺所承担的国产替代目标对象之一THK, 2024年中国的丝杠导轨营收29亿元多(和南京化纤重组南京工艺的券商给到上交所的回复函不太一样,可能是一个算出厂价一个券终端价。THK和NSK都是采用代理商销售模式。所以存在THK内部统计有两套数据,一套出厂给到经销商的,一套是终端的。这是假设投行做的事情靠谱的情况下)。以上不是重点。
重点是THK中国的营收曾经经历了六年的业绩大幅度爆发的时间,每年60-120%的营收增长,核心原因就是半导体新能源需求的爆发。换句话说,THK营收从5亿元到2023年39亿元(你没看错,2024年下降到29亿元,因为锂电新能源需求暴跌)也就仅仅花费4年不到。THK专业人员说是竞争对手,提及南京工艺的弧形导轨(科技进步三等奖产品)客户评价极高,提及防尘导轨丝杠也颇为忌惮… 当然他们目前不怕因为南京工艺没产能,所以THK目前还计划扩产,因为需求2025年明天变好了,新能源车和半导体进一步喷发,还有今后固态电池产线新的需求也不少。THK业务中半导体目前占据30%,也就是10亿元出头,2025年会扩大到12亿元左右。
这里隐含了一个重大信息,在国家指导文件要求半导体设备2027年至少70%用国产替代的情况下,在国产高端机床滚动部件同样需要国产替代的情况下,南京工艺在产能上去了之后,南京工艺会不会出现THK从5亿营收快速扩张到40亿元的情况呢?或者三到四年内营收扩大到25-30亿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三方面信息。
1⃣市场需求。目前看无论是新增需求(半导体国产化、高端机床国产化、人形机器人、军工军贸崛起、新颖导弹里面滚动部件大量应用)还是国产替代需求(还有南京工艺目前营收几十倍值的产品需要国产替代)是巨大的,十倍百倍规模的。
2⃣技术的可及性。这一点从投行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可以明确看到,南京工艺技术上完全可以替代THK和GSA等国际先进企业的产品。从和外资公司人员的沟通上也了解到他们顾忌南京工艺扩大产能。从南京工艺出口来看也是技术无代差,甚至有些地方有优势。
【详细见中信证券回复上交所的回复函信息,这里就不贴出来了。放一些样品介绍吧】
3⃣产能扩大的可行性。南京工艺新厂区占地350亩,目前的可使用的厂房是远大于新剑传动远大于五洲新春远大于双林等企业的滚动部件厂房的。南京工艺自身目前350亩地还有三分之一土地未来两年进一步开发,后面计划就不是一层的厂房,而是会考虑更加大的产能扩张。
【自己可以现场去看南工艺的厂房,地图上也可以鸟瞰图】
4⃣人形机器人领域。THK和南京工艺不一样,他们在传统高端机床、半导体、锂电、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日子极其舒服,还没有想大规模开始人形机器人业务(不过我觉得更多是中国区是执行的层面,战略层面是日本本部去做决策的)。加入THK在反式滚珠丝杠开发上严重落后。目前反式行星滚柱丝杠南京工艺全球第一梯队,和GSA彼此交换共享专利,其他公司做的丝杠目前看到的都不行,根本用不了几个月估计会出现卡壳噶几噶几地响。
以下比较一下几款反式行星滚柱丝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