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技术(BJ430476)$ $创远信科(BJ831961)$ $晶赛科技(BJ871981)$
创远信科(831961)具备多维度利好预期!
一、业绩显著改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7.47%至6091.41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244.81%至565.80万元,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53.73%和9.06%。这一表现反映出公司在通信测试设备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盈利,且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表明高毛利的6G、卫星通信等新兴业务占比提升,盈利结构优化。此外,公司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指标健康,为后续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6G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共振
1. 技术研发领先:公司联合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承研的“6G基础芯片原型测试与验证”项目已通过验收,并在2025年全球6G发展大会上展示了低轨卫星网络监测、空天地一体化通感融合测试等前沿方案,成为国内少数具备6G端到端测试能力的企业。其110GHz矢量网络分析仪可覆盖6G候选频段,技术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政策强力支持:北京市2025年7月发布首个6G专项政策,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工信部明确加速6G研发并培育应用生态。创远信科作为上海市G60科创走廊重点企业,有望通过国家级项目获得资金倾斜,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3. 行业标准话语权:公司参与制定《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性能要求》等多项行业标准,并在IMT-2030(6G)推进组中深度参与标准讨论,为未来技术商业化铺路。
三、重大合作与订单落地,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 头部客户深度绑定:公司与中国移动在车联网、6G试验装置等领域长期合作,例如联合研发的Eagle Auto测试软件成为国内首个车联网网络性能测试标准工具,已在重庆、上海等地完成多地多厂商验证。2025年7月,中国移动发布的“6G开放试验装置”中,创远信科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参与外场测试环境搭建,直接受益于6G全球生态建设。
2. 新兴领域订单突破:在低空经济和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中标多个5G空地一体化测试项目,相关设备已应用于无人机通信和低轨卫星链路监测。此外,军工领域子公司湖南卫导(持股51%)2024年获兵器工业集团战略投资,计划切入战术通信测试市场,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四、资产注入预期与战略布局深化
1. 实控人优质资产整合:雪球等平台信息显示,实控人旗下湖南卫导(北斗导航业务)和管芯微(芯片设计)仍有注入预期。湖南卫导2023年营收1.62亿元,净利润2000万元,与创远信科在卫星通信测试领域存在协同效应;管芯微的高压MOSFET芯片技术可填补国内空白,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AI服务器国产化趋势。
2. 卫星互联网全链条布局:公司在2025年MWC展会上推出低轨卫星网络性能监测方案,其端到端测试系统可覆盖卫星通信场景,支持多星组网下的实时链路评估。这一布局契合国家“十四五”卫星互联网建设规划,预计2025年相关检测市场规模将达87亿元。
五、行业趋势与技术融合驱动需求爆发
1. 5G-A与6G商用提速:工信部计划2025年启动5G-A规模部署,6G研发进入“标准制定+中试验证”阶段。创远信科的毫米波测试设备、信道模拟器等产品已进入华为、中兴供应链,直接受益于运营商网络升级带来的设备替换需求。
2. AI与通信测试深度融合:公司正在研发基于AI的自动化检测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基站检测时间缩短40%,同时探索通信感知一体化测试的AI大模型应用。这一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提升测试效率,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六、资本运作与市场信心提振
1. 员工持股计划落地:2025年6月,公司完成151.38万股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锁定期12个月,彰显管理层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2. 机构关注度提升:2025年2月调研显示,申万宏源、大成基金等12家机构密集调研公司,重点关注6G测试技术进展及军工订单落地情况。券商增持评级和外资机构的布局预期,进一步推动股价估值修复。
综上,创远信科在6G技术储备、政策红利、行业需求、资本运作等多维度形成的共振效应,构成了其股价上涨的核心逻辑。随着6G标准制定推进和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公司有望从通信测试设备供应商升级为“测试+数据+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中长期增长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