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梳理的在胆管癌(BTC)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创新药玩家。
核心产品:泽尼达妥单抗(zanidatamab),全球首个获批的双特异性HER2抑制剂。
适应症:HER2高表达(IHC3+)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含胆管癌)的二线治疗。
临床数据:
客观缓解率(ORR)51.6%,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1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18.1个月。
≥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20.7%,安全性优异。
机制优势:双表位结合(ECD2/ECD4),通过双重信号阻断及受体簇形成,增强抗肿瘤活性(ADCC/ADCP效应)。
市场前景:覆盖中国15%~30%的HER2阳性BTC患者,已在中、美获批,全球III期研究(HERIZON-BTC-302)进行中,潜在适应症扩展至胃食管癌。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TT-00420),全球首创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
适应症:FGFR抑制剂耐药后的三线胆管癌(CCA),首个进入注册临床的耐药后治疗方案。
临床数据:
ORR达20.7%~30%,疾病控制率(DCR)>75%,显著延长耐药患者生存期。
联合免疫治疗(如PD-L1抗体)在胆道癌中ORR达25%,DCR 75%。
机制创新:同时靶向FGFR/VEGFR、JAK及Aurora激酶,克服守门员突变(如V564F),逆转肿瘤耐药性。
国际化进展:
获中、美、欧监管突破性认定(BTD/FTD/孤儿药资格)。
全球III期试验覆盖美、欧、韩等地区,2025年完成关键数据读出。
管线延伸:同步开发前列腺癌(mCRPC)、肝癌(HCC)等适应症,联合疗法潜力大。
核心产品:Tovecimig(ES104),VEGF/DLL4双抗(大中华区权益)。
适应症:胆道癌二线治疗(联合紫杉醇)。
临床数据:
II/III期试验中,联合组ORR 17.1%(vs 紫杉醇单药5.3%),显著降低疾病进展率(16.2% vs 42.1%)。
机制特点:双重抑制血管生成通路(VEGF/DLL4),阻断肿瘤微环境营养供应。
开发进展:次要终点(PFS/OS)数据预计2025年底公布,有望成为二线治疗新标准。
市场潜力:
百济神州:覆盖HER2阳性人群,适应症扩展潜力大;
药捷安康:解决耐药性刚需,全球化布局提升BD价值;
科望医药:二线治疗替代方案,成本优势显著。
百济神州:凭借双抗技术领跑HER2靶点,快速商业化能力突出,适合关注成熟管线的投资者。
药捷安康:聚焦全球未满足耐药需求,III期成功将引爆估值,适合高风险高回报策略。
科望医药:双抗联合疗法性价比高,若OS数据积极或成二线首选,需关注后续数据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