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全球范围内布局 AAV(腺相关病毒)衣壳工程 技术的玩家及其核心进展,涵盖衣壳改造、高通量筛选、大规模生产等关键环节:
技术平台:TESSA™ 专利技术(无血清悬浮培养),衣壳产能提升 20倍。
衣壳工程:
Vigene子公司:拥有 10万+ 衣壳变异体库,支持靶向性改造(如血脑屏障穿透型AAV9变体)。
WuXi ATU:开发肝靶向AAV(LPSC衣壳),降低肝外毒性,基因编辑效率提升 3倍。
商业化:全球市占率超 30%,服务客户包括Sarepta、BioMarin等基因治疗巨头。
技术亮点:
自主衣壳库:构建 AAV-Spark 文库(10⁶级容量),筛选出 AAV-F527(心肌靶向效率提升 8倍)。
智能化筛选:AI驱动高通量平台,衣壳优化周期从 18个月→6个月。
产能支撑:临港基地年产 1.5亿剂 AAV,占全球产能 15%。
核心技术:
AAVnerGene™:衣壳定向进化平台,开发 AAV.CAP-Mac(靶向巨噬细胞,CAR-M疗法核心载体)。
体内筛选技术: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直接筛选,临床转化率提升 50%。
合作进展:与诺华合作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AAV载体。
技术来源:收购美国 AAVnerGene(原Regenxbio团队创立),获得 NAV® 衣壳平台授权。
核心衣壳:
AAV.CAP-BBB:穿透血脑屏障效率超AAV9 3倍,用于亨廷顿病治疗。
AAV.CAP-Liver:肝靶向特异性 99%,降低免疫原性风险。
产能建设:苏州基地投产,衣壳筛选服务毛利率 70%+。
平台优势:
AI衣壳预测模型:AlphaFold 3优化结构,设计 AAV-hTMC(耳蜗靶向,听力损失基因治疗)。
体内验证加速:斑马鱼模型7天完成初筛,成本降 90%。
订单增长:2024年衣壳设计业务收入 +320%。
技术突破:
WuXiUP™ 连续流生产技术:衣壳产量 5×10¹⁴ vg/L(行业平均1×10¹⁴),空壳率 <5%。
LentiVector™:慢病毒-AAV杂合载体,提升神经元转导效率。
商业化:全球市占率 65%,衣壳生产单价 降40%。
核心工艺:
AAV-MAX™:昆虫细胞平台,衣壳产量 10¹⁵ vg/L,成本降 50%。
LentiGo™:悬浮293细胞培养,支持 2000L 反应器规模。
中国布局:广州基地投产,年产能 1亿剂。
专利壁垒:
衣壳变体专利被 Regenxbio(NAV技术)、UniQure(AAV5)垄断,国内企业需规避或授权(如博腾支付Regenxbio 5%分成)。
免疫原性难题:
预存抗体中和(全球40%人群存在AAV抗体),新型衣壳开发周期长。
生产成本:
基因治疗药物单价百万美元级,衣壳生产占成本 60%,降本压力巨大。
短期看产能:药明生物(2269.HK)、和元生物(688238.SH)的GMP基地投产驱动业绩放量。
长期看技术:
AI设计:康龙化成(300759.SZ)的快速筛选平台;
靶向突破:金斯瑞(1548.HK)的AAV.CAP-Mac(实体瘤应用)。
弹性标的:博腾股份(300363.SZ)的NAV衣壳授权业务(毛利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