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椅相关

用户头像
青囊草堂
 · 湖北  

电动轮椅相关的玩家:

🏭 一、医疗器械类玩家

英洛华(000795.SZ)

健康器材产品主要为中高端电动轮椅、电动代步车,采用碳纤维、镁合金等轻量化材质。2024年新开发20款车型,包括全球首款无刷FOC全碳纤维代步车、智能折叠电动轮椅等创新产品,并与龙头客户建立合作实现量产。线上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海外市场以ODM/OEM模式加速布局。

鱼跃医疗(002223.SZ)

产品涵盖电动轮椅和手动轮椅,2024年临床器械及康复业务营收稳定增长,其中轮椅类产品增速显著。在碳纤维电动轮椅领域品牌指数达9.9,位列行业第二,技术优势在于医疗级安全标准和智能化生态整合。

英科医疗(300677.SZ)

核心产品包括多场景电动轮椅,配备长续航电池和优质电机。镇江生产基地覆盖轮椅、助行器等产能,2024年推出轻便折叠新品Luxe电动代步车,并研发智能化升级方案。

可孚医疗(301087.SZ)

康复辅具产品线含电动轮椅、代步车等,2024年推出高强度碳纤维电动轮椅,重量较传统产品减轻30%。2025年重点推动轻量化智能轮椅上市。


🔋 二、康复器材制造类玩家

信隆健康(002105.SZ)

拥有完善轮椅生产线,与全球前三大康复品牌Sunrise、Invacare合作开发低中高阶轮椅系列。2024年电动轮椅业务营收5270万元,将智能轮椅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凯洋医疗

广东佛山企业,轮椅知名品牌,国内重要康复设备生产基地。产品覆盖碳纤维电动轮椅等,品牌指数8.9,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 三、跨界转型类玩家

上海凤凰(600679.SH)

自行车老牌企业拓展电动轮椅赛道,依托品牌渠道优势切入市场。在折叠电动轮椅领域品牌指数9.2,产品融入轻量化设计。


📈 四、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市场规模:2023年电动轮椅市场规模77.86亿元,需求量186万辆,均价约4000元/辆。智能化推动价格上升,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竞争格局:头部玩家市占率分散(TOP10仅占15.69%),同质化严重。技术突破方向包括脑机接口控制(如琶洲实验室研发的脑电AI头环操控轮椅)。

政策驱动:2024年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支持智能轮椅升级,适老化补贴政策带动销量增长。

💎 总结

电动轮椅领域的玩家以医疗器械企业(英洛华鱼跃医疗康复器材制造商(信隆健康、凯洋) 为主导,辅以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上海凤凰 。行业在政策与老龄化需求驱动下高速增长,技术竞争焦点集中于轻量化(碳纤维应用)智能化(脑机交互、自动避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