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确实有几家公司在战略上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游戏业务和广告平台进行深度整合,试图打通从技术底层到商业应用的闭环。它们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整合路径有所不同。
万咖壹联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手机厂商生态位。它是国内极少数的、能够同时与 Apple、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六大主流手机厂商建立核心代理资质合作的公司。这使其业务深度扎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商店、浏览器等原生流量入口,覆盖了超90%的国内手机用户。
其整合逻辑是:以庞大的手机用户流量和数据为基础,通过自研的AI平台优化游戏广告的分发效率,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从用户获取到流量变现的一站式服务。公司目前正大力推进“AI+出海”双轮驱动战略,利用AI技术生成多语言广告素材、优化跨区域投放策略,助力国内游戏出海,其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因此实现了超400%的同比增长。它的目标是未来从“游戏广告分发渠道”升级为AI手机时代的“生态操作系统”。
作为A股游戏龙头,三七互娱的整合路径是内向和垂直的,即全力将AI技术深度融入游戏研发、运营和营销的每一个环节。其核心是自研的游戏垂类大模型“小七”。
通过“小七”大模型,三七互娱构建了40余种AI能力,应用于业务全链路:在研发端,AI可以大幅提升图片、3D资产等美术素材的生成效率;在运营端,AI客服已覆盖所有上线游戏;在广告投放端,AI技术用于精准买量和素材侵权检测,显著提升了营销效率。此外,公司还通过投资智谱华章、月之暗面等AI技术公司,布局算力基础设施,以巩固其技术优势。这种“AI驱动游戏研运”的模式,核心目标是实现降本增效和产品成功率的提升。
昆仑万维的整合模式更为宏大,旨在构建一个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AI生态。其业务布局覆盖AI大模型(天工系列)、AI应用(如AI音乐平台Mureka、AI短剧平台DramaWave)以及全球信息分发平台Opera。
在这一生态中,游戏是其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如自研AI游戏《猫森学园》),而Opera平台则天然成为广告和内容分发的渠道。昆仑万维的整合逻辑是通过底层通用AI技术能力,同时赋能游戏、社交、音乐、短剧等多个娱乐应用场景,并利用其强大的海外运营能力(海外收入占比极高)实现全球化变现。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技术底座坚实、市场想象空间大,但挑战在于如何将庞大的业务板块高效协同,实现盈利。
在关注这些公司时,有几个关键的维度和风险值得您留意:
核心壁垒差异:万咖壹联的壁垒是难以复制的手机厂商生态关系;三七互娱的优势在于对游戏垂直领域的深度理解和全流程数据;昆仑万维则依赖于其全栈技术的规模化和全球化运营能力。
商业化阶段:需要区分技术故事与财务回报。目前部分公司仍处于高投入期,AI业务对利润的实际贡献需要仔细甄别。关注财报中研发投入的占比、毛利率的变化以及新业务(如出海收入)的增速和占比更为重要。
行业与政策风险:游戏行业受版号审批等政策影响较大。同时,AI技术的快速迭代也意味着竞争格局可能瞬息万变,需要持续跟踪公司的技术进展和产品落地情况。
这些公司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选择了不同的整合路径:
万咖壹联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难以复制的手机厂商生态位。在AI手机时代,系统级入口的价值可能被重估,其增长看点在于如何将国内的成功模式在海外(尤其是通过苹果合作)快速复制。
三七互娱的路径非常务实,其AI投入紧密围绕提升自身游戏业务的“降本增效”。市场关注点在于其自研大模型“小七”能否持续提升买量ROI和用户留存,并最终体现在净利润率的改善上。
昆仑万维的布局更具野心,旨在构建覆盖基础设施(算力)、核心技术(大模型)和应用层(游戏/营销)的完整生态。其挑战在于如何将庞大的布局有效协同,并证明其游戏产品能取得市场成功。
总的来说,寻找“三合一”的平台型公司,实际上是寻找那些不满足于单一环节利润,希望通过技术和生态掌控力来获取产业链最大价值的玩家。
若你更看重独特的生态壁垒和海外增长潜力,可以重点关注 万咖壹联。
若你更欣赏技术驱动、聚焦主业并已看到实效的模式,三七互娱 是典型的代表。
若你倾向于技术布局更宏大、具备全球视野的公司,昆仑万维 值得深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跨平台整合仍处于探索和演进阶段,其长期商业价值有待时间验证。建议你密切关注各家公司的财报中关于AI业务进展和利润率变化的具体披露。而且所有的公司似乎都忘了一点,在中国有两家公司一家叫做腾讯一家叫做阿里巴巴。他们梦想的东西,这两家公司随时都可以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