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晚,vivo X Fold5发布,首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可实现-30℃电池正常供电,另外,该机还行业首发第四代硅负极技术,能量密度至高达866Wh/L,望驱动硅负极材料市场空间加速打开。
那些票最正宗呢?
一、上海洗霸
首先,vivo电池由宁德新能源供货,而宁德新能源2025年4月16日战略入股上海洗霸子公司,就是为了硅碳负极上游材料介孔碳(多孔碳),介孔碳占硅碳负极成本约50%。
其次,上海洗霸的硅碳负极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不管是首效还是克容量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赵东元院士的介孔碳技术,制备的均值硅碳,完美克服了硅碳负极最大痛点,膨胀问题。
二、元力股份
元力股份是国内多孔炭龙头企业,元力在多孔炭的造孔工艺控制(均一性)、良率控制等多个核心细节处于行业领先,市占率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左右的超高份额。
公司通过生物质碳材料的孔径精准调控技术,解决了硅碳负极膨胀率高、循环性能差的问题,用生物质路线(椰壳等原材料),多孔碳成本较树脂法低约80%。
硅碳负极是(半)固态电池材料中放量最快,也是最大的材料,多孔碳作为硅碳负极的上游核心原料,成本占比30-50%左右,元力股份必将收益。
三、德福科技
硅碳负极最大的挑战是使用过程中,电池的膨胀问题。
硅含量提升至12%后,电池能量密度提高13%,但硅在充放电中体积膨胀可达300%,传统铜箔易断裂,导致电池循环寿命骤降。
德福科技的铜箔抗拉强度达传统产品2倍以上,延伸率同步提升,确保硅膨胀时集流体不变形,保障大容量电池的长期稳定性。
四、硅烷气体相关上市公司
在硅碳负极材料中,硅烷气的成本占比通常在50%左右。
以CVD法硅碳负极为例,每吨材料需要约0.6吨硅烷气和0.5吨多孔碳。硅烷气和多孔碳是主要成本项,占比70%-80%,其中硅烷气占总成本的50%左右。
硅烷科技:国内硅烷气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已完全掌握“ZSN法高纯硅烷生产技术”,产品纯度稳定在6N以上,最高可达7N。产能目前为6100吨,另有3500吨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