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鸟下绿芜秦苑夕
 · 浙江  

$XD工商银(SH601398)$ $美国银行(BAC)$$招商银行(SH600036)$

伯克希尔哈撒韦Q1大幅削减了对大型银行股的敞口,清仓花旗集团的头寸,并减持美国银行等持股。而刚过去的两周,科威特投资局也一次性卖出31亿美元的美银股票,同时清仓3.94亿股友邦保险。当连最古老、最稳健的那批“Old Money”都开始抽身离场,意味着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银行不再是他们信任的港湾。

为什么价值投资在今天的金融股上开始失效呢?

过去它们是稳定现金流和周期安全边际的象征,而现在它们却越来越像政策工具,负担沉重、增长乏力的资本陷阱,这才是问题的核心。金融股低估或跌了多少不关键,而是它们“凭什么还能升”的故事已经开始讲不通。传统的价值投资信仰是建立在几个大前提之上:盈利稳定、股息稳健、金融监管可预测、全球资本追逐“低估值高派息”的安全套利逻辑,但今天这些支撑的逻辑正在一项项崩塌,全球政策不再稳定,货币体系在重构,连主权基金都不愿再为金融系统的信用背书。
过去可安心持有银行、保险、地产龙头,靠时间和派息获得结构性复式利润,而今天这些行业在估值上便宜,但在结构上正在被淘汰,这不是价值低估,这是认知错配。当以为它们是暂时低潮,其实它们可能早就从核心资产变成了边缘配置,更重要的是,这场撤资行动并不是被动响应市场情绪,而是主动性的资产迁徙,就连以稳健著称的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央行外汇储备管理机构,现在也在调仓、再分配、再定价。
情绪不会带来答案,认知才会改变结局。像银行、保险这类传统金融权重股,现在不是估值低,而是“系统性失宠”;而像稳定币此类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能源转型核心、关键资源与数码货币桥梁资产,或才是主权资金正在大举下注的方向。(转)

那我们的特色银行会例外么?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