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渡科技和晶泰控股的对比

用户头像
安东大飞机
 · 广东  

$医渡科技(02158)$ $晶泰控股(02228)$

医渡科技的核心资产是在全国众多三甲医院积累的海量的诊疗数据。要知道一家公司想要进入一家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获取这些数据是很难的,需要很强的资源关系。医渡科技过去依靠老板的资源能力拿下了这些诊疗数据,并且基于这些数据做内部的AI。

但是医渡科技的商业模式天花板比较低。有两个主要原因:

①这些医疗数据并不是为公司所有,而是医院所有。用这些数据做商业化,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数据不出院,那么只能在医院内部做项目,购买方(医院)的付费能力和意愿有限。同时,多家三甲医院的诊疗数据并不能打通(至少明面上),限制了大数据模型的发挥,只能各自为战。

②AI医生这个商业模式,本身就非常困难。毕竟付费方医院,医院的支付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因为有替代医生的风险,医生的配合意愿有限(想想影像科医生是怎么想的)。

好在公司账上钱多,现金33亿,负债7亿,市值57亿人民币。公司指引给出的是26年能够盈亏平衡(扣除AI投入),27年总盈亏平衡。可以慢慢熬,也许等哪天风来了,成为中国的tempus AI。

晶泰控股的核心产品是AI药物发现一条龙服务的龙头。通过AI,筛选出有潜力的分子结构,同时依靠AI机器人做大量的高通量实验,后续进行验证。可以说,形成一个AI药物发现的闭环,相比传统依靠人力的蛮干,发现效率有本质提升。

因此,晶泰控股的付费方(大的药物公司)的付费意愿非常强烈(参考25年上半年与dove tree签订的60亿美元的总协议),因为这个真的能够帮到医药公司提高效率。第二,国际大药厂的付费能力非常强,商业模式的天花板很高,营收可以做的非常高(参考CXO)。

当然,晶泰所面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目前主要靠先发优势+技术壁垒,但现在做AI的公司这么多,不能保证你一定持续保持领先。相比而言医渡有独占式的大三甲诊疗数据(可惜不好变现)。

现在晶泰的市值460亿人民币,不低了,市场给与它很高的预期(当然还包括少部分做AI新材料的业务)。

如果是你,你会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