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科技(03800)$
再一次分析颗粒硅比较经济优势
以前分析过一次,感觉那次还有很多欠缺,这次从不同的角度再分析一下。
1.产品技术路线和开工率不同导致的差异。
我相信颗粒硅以后很快会满产满销。棒状硅以后只能维持目前低开工率状态,没有改善的机会。
中报中大全在目前开工率条件下的全成本是5.815万元,新特是5.98万元。大全数据全,准确,我们与大全进行比较。
初步判断,以后大全的全成本很长时间不会低于5.815万元了。
我统计了一下前5家棒状硅的折旧+三费的平均分摊值是0.817万元/吨。
我认为,颗粒硅满产满销后至少可以做到棒状硅的费用分摊水平,也按0.817万元分摊费用。
中报的颗粒硅现金成本是2.531,以后还会下降,我们按这个数计算。
这样颗粒硅满产后的全成本可以做到2.531+0.817=3.348万元。比棒状硅低3.348-5.815=-2.467万元。
颗粒硅的这个全成本还没有考虑技改扩产和硅粉铸锭这两个有利因素。
2.P型料需求枯竭对全成本的影响。
我们假设按颗粒硅5%P型料,棒状硅20%P型料,需求枯竭后的全成本变化来计算。工业硅按0.85万元计算,P型料按工业硅等值回炉利用。
颗粒硅,(3.348-0.85)/0.95+0.85=3.48万元。全成本增加3.48-3.348=0.132万元。
棒状硅按满产全成本4.5万元计算,(4.5-0.85)/0.8+0.85=5.4万元。全成本增加5.4-4.5=0.9万元。
棒状硅低开工率时,影响会更大。
二者比较经济优势拉大0.9-0.132=0.768万元。
3.流动性和低碳的溢价
暂时按5%溢价,计0.25万元。
这样颗粒硅的比较经济优势是2.467+0.768+0.25=3.5万元/吨。
这就是颗粒硅的比较经济优势,3.5万元/吨。颗粒硅有这个比较经济优势,在棒状硅盈亏平衡时,颗粒硅已经可以实现3.5万元/吨的利润,即48*3.5=168亿。初步判断,协鑫科技今年盈亏平衡,明年100亿利润,后年200亿利润。
$通威股份(SH600438)$ $大全能源(SH68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