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火烈鸟风陵渡
 · 河北  

$立霸股份(SH603519)$ $立霸股份(603519)$
20250919周五。立霸股份,碳化硅。
元宝:
根据公开信息,立霸股份(603519)在碳化硅领域的最新动态主要涉及股权投资和产业链布局:
1. 参股碳化硅企业公司通过参与股权投资基金,持有上海瞻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瞻芯电子")6,000万元投资。瞻芯电子是国内领先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企业,产品覆盖SiC MOSFET、SiC模块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等领域。2025年5月投资者交流中,立霸股份表示该投资是公司拓展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布局。
2. 潜在应用场景延伸尽管立霸股份主营业务仍为家电复合材料(占比超94%),但通过参股瞻芯电子,公司已间接切入碳化硅功率器件赛道。瞻芯电子近期在8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上取得突破,并推进12英寸晶圆研发,相关技术可应用于AI芯片散热、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3. 市场协同与资本关注受益于碳化硅在芯片散热领域的热度(如华为、英伟达最新技术布局),立霸股份作为间接参股方,近期股价表现活跃。2025年9月19日单日涨幅达6.74%,华泰柏瑞基金旗下产品持有1156.63万股,浮盈约971.57万元。
风险提示:碳化硅业务目前尚未直接贡献立霸股份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进展需关注瞻芯电子的技术商业化进程及公司后续资本运作。
立霸股份(603519)的碳化硅业务盈利时间表需结合其参股的碳化硅企业瞻芯电子(持股9.07%)的技术进展和商业化进程综合判断,目前尚未有明确盈利节点,但可基于以下信息进行推测:
1. 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
- 衬底量产能力:瞻芯电子已实现6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并推进8英寸研发,12英寸晶圆技术处于突破阶段。根据行业经验,8英寸量产将显著降低单位成本(预计成本降幅达35%),但当前仍以6英寸为主,规模化效应尚未完全释放。
- 客户验证进展:瞻芯电子的碳化硅MOSFET产品已通过麦格米特等客户认证并小批量供货,202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等领域的批量应用阶段。若2026年实现12英寸衬底量产并获国际客户订单,毛利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
2. 行业需求与市场渗透
- 应用场景扩展:碳化硅在AI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主驱模块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例如,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采用碳化硅基板,预计2026年带动碳化硅市场规模突破50亿美元。
- 竞争格局:全球碳化硅市场由英飞凌、Wolfspeed等国际巨头主导,但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加速替代。瞻芯电子作为国内头部厂商,若能在2026年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供应链,营收规模或突破10亿元。
3. 财务模型与盈利预测
- 参股企业贡献:若瞻芯电子2026年实现净利润2-3亿元(参考行业平均净利率15%-20%),立霸股份按9.07%持股比例可分得约1800-2700万元投资收益,占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1.59亿元)的11%-17%。
- 上市预期:若瞻芯电子2027年科创板上市,立霸股份可通过股权增值获得更高回报,但需关注上市进度及估值波动风险。
4. 风险因素
- 技术迭代风险:碳化硅长晶良率(目前6英寸约95%)若无法持续提升,可能拖累成本下降速度。
- 资本开支压力:瞻芯电子在建工程规模较大,若融资不畅可能影响扩产节奏。
结论:盈利窗口或在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
- 短期(2025-2026年):碳化硅业务仍处于产能爬坡和市场验证期,预计贡献微利或亏损。
- 中期(2026-2027年):随着8英寸衬底量产和客户订单放量,瞻芯电子有望实现盈利,立霸股份通过投资收益逐步兑现业绩。
建议持续跟踪瞻芯电子的产能利用率、客户订单及上市进展,这些将是盈利时间表的关键观测指标。
立霸股份在碳化硅领域的投资回报率目前呈现阶段性特征,其收益主要来源于间接参股的半导体企业,但受制于标的上市进度和技术商业化进程,整体回报率尚未充分释放。具体分析如下:
一、已实现收益:依赖早期半导体投资退出
1. 拓荆科技退出收益通过嘉兴君锋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拓荆科技(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龙头)股份,2023年减持时累计收益达12.48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78.5%。这一收益成为公司历史高股息率(2023年股息率18.34%)的核心支撑。
2. 当前半导体持仓规模有限截至2025年中报,立霸股份对碳化硅相关企业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35亿元,包括瞻芯电子(持股9.07%)和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持股2.44%)。这些企业尚未上市,投资账面价值未显著增值,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的贡献不足1%。
二、潜在回报:技术突破与上市预期
1. 瞻芯电子的技术进展瞻芯电子作为国内碳化硅MOSFET头部企业,2025年5月宣布完成8英寸碳化硅晶圆研发,计划2026年推进12英寸产线。若其成功IPO或被并购,立霸股份的持股价值可能重估。按行业平均估值测算,瞻芯电子若上市,立霸股份潜在收益或达2-3亿元(当前账面价值约1.2亿元)。
2. 富乐德长江半导体的材料业务富乐德长江专注于半导体抛光材料,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若其2026年前完成分拆上市,立霸股份的持股比例对应市值或提升至5000万元以上。
三、风险与回报不确定性
1. 技术商业化风险碳化硅器件需突破成本瓶颈(当前SiC MOSFET价格是硅基器件的3-5倍),若下游应用(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延缓企业盈利周期。
2. 退出路径不确定性科创板IPO审核趋严,瞻芯电子2024年终止上市辅导,转向港股或并购的可能性增加,但时间表尚不明确。
3. 资金占用压力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货币资金仅1.48亿元,若半导体投资需追加投入或触发回购条款,可能加剧现金流压力。
四、综合回报率评估(截至2025年9月)
指标 数值/状态 说明
碳化硅投资账面回报率 约8%-10%(年化) 基于被投企业估值增长测算
实际现金回报率 未产生分红/退出收益 投资仍处于培育期
综合ROIC(含主业) 5.2% 主业ROIC拖累整体表现
结论:高风险高弹性配置
立霸股份的碳化硅投资回报率呈现“低流动性、高波动性”特征,短期难见显著收益,但若被投企业技术突破或上市,可能带来超额回报。投资者需关注两大信号:
1. 瞻芯电子IPO进展(预计2026年窗口期);
2. 富乐德长江半导体客户拓展(如进入英飞凌供应链)。当前阶段,建议将其视为主题性投资标的,而非稳定收益来源。
财联社
立霸股份参股之瞻芯电子发布首片国产6英寸碳化硅MOSFET晶圆,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品迎来重要突破
10-28 21:18 星期三
近日,首款国内自主研发设计的6英寸碳化硅(SiC)MOSFET晶圆产品在上海临港正式发布。上海瞻芯电子科技公司(下称“瞻芯电子”)成为中国第一家掌握6英寸SiC MOSFET和SBD工艺,以及SiC MOSFET驱动芯片的公司。瞻芯电子已于今年完成1.3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中立霸股份(603519.SH)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战略入股瞻芯电子,成为新晋股东。
瞻芯电子发布首片国产6英寸SiC MOSFET
随着瞻芯电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iC MOSFET产品通过工规级认证并发布,瞻芯电子成功跻身国内主流的工业级SiC MOSFET功率器件厂商。该产品的发布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瞻芯电子也成为中国第一家自主开发并掌握6英寸SiC MOSFET产品以及工艺平台的公司。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的主要材料之一,应用于产品中具有能实现设备小型化、提升开关速度和大大降低功耗等优势。因此瞻芯电子自研6英寸SiC产品并实现量产,对国产替代,进而降低下游企业相应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瞻芯电子提供以SiC功率器件、SiC/SiMOSFET驱动芯片、SiC模块为核心的功率转换解决方案,下游企业涉及风能逆变、光伏逆变、工业电源、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充电桩等领域。
2019年底,瞻芯电子的碳化硅二极管产品系列在麦格米特(002851.SZ)认证通过并启动小批量验证试产。经过半年的生产实践,2020年9月,麦格米特同意瞻芯电子该产品系列在充电模块产品线上可逐步全方位替代进口器件,进入批量采购阶段。
咨询公司IHS Market分析预测表示,预计到2027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700亿元人民币,将需要600万片6英寸SiC晶圆,国内市场至少占据半壁江山。
立霸股份成瞻芯电子新晋股东
近期,瞻芯电子A轮融资已完成,Wind数据显示本次融资金额达1.3亿元人民币,引入了北汽产投等实力强劲的产业链战略投资者。其中,上市公司立霸股份(603519.SH)于今年8月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战略入股瞻芯电子。
立霸股份的入场并非贸然之举。此前,瞻芯电子的下游客户上市公司麦格米特(002851.SZ)早在2017年瞻芯电子成立之初,就在天使轮投资了2150万元,持股瞻芯电子10.75%。
站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风口,凭借技术领先的自研产品,又有麦格米特、立霸股份、北汽产投等产业战略投资者与专业投资团队的支持,瞻芯电子的发展前景值得市场期待。
战略合作伙伴助力立霸股份转型升级
立霸股份的新晋二股东盐城东方集团在半导体产业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也为立霸股份投资优质半导体标的提供了方向指引。立霸股份是国内外知名家电整机企业的家电外观用复合材料供应商,2015年在上海主板上市。2015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年增长。在2019年6月,盐城东方成为立霸股份二股东后,立霸股份的投资视野开始转向半导体行业。2019年底,立霸股份入股了国内半导体镀膜设备龙头——拓荆科技,成为后者的第四大股东,今年8月又以超前布局战略入股了瞻芯电子。
公开资料显示,盐城东方集团系盐城市人民政府独资的国有企业,早在2016年就开始关注半导体产业实施股权投资项目。目前已有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海尔生物3个投资项目登陆科创板,2个项目正在报会,多个项目正在准备申报上市。“科创50指数”50家上市公司中,该集团已投3家。目前退出中微半导体项目三分之一投资额,就已获得净收益5.7亿元,收益回报超过15倍;投资“科创板利润之王”——澜起科技项目,目前浮盈高达509%;加码投资的拓荆科技也已筹划申报科创板。中微半导体项目是盐城东方集团深耕股权投资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1至9月,该集团累计实现投资收益已近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主导立霸股份超前布局投资拓荆科技和瞻芯电子的上海临芯投资,系盐城东方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有多起成功合作案例。临芯投资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最早开展集成电路领域海外并购和投资的机构,投资团队先后发起并主导了澜起科技、豪威科技等国内最著名的并购项目。临芯投资目前管理基金规模约53亿人民币,投资金额约33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所投资项目全部集中在集成电路领域,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知名的投资机构之一。截至当前,临芯投资已投项目中已有澜起科技、中微股份、帝科股份、芯原微、芯朋微新洁能等近10个集成电路项目成功IPO,另外还有多个项目在IPO进程中。近日,临芯投资再次荣获“清科2020中国半导体领域投资机构10强”、“2020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100强”第44名、“投中2019年度中国最佳先进制造产业投资人TOP10 ”、“2019中国最佳回报创业投资机构TOP10”、“2019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人TOP50 ”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