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医药:中药稳根基 创新药发力 分销转型新突破!

用户头像
无所乐誉
 · 广西  

华润医药的中药业务不仅有政策支持,还通过自身努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最近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比如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为中药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强大支持。这些政策鼓励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建设、智能制造和全产业链追溯,华润三九等企业早就开始布局并建立了优势。

中药业务的可持续增长更来自公司扎实的内功。公司自己建立了超过30万亩的药材种植基地,还培育了野菊花等新品种药材。这样从源头上保证了药材质量和供应稳定,有效减少了中药材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公司拥有999感冒灵、东阿阿胶等强大的非处方药品牌,还通过并购补充了复方丹参滴丸这样的处方药大品种。这种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双轮驱动,加上针对不同市场的丰富产品布局,让增长更加均衡和稳定。

在创新药领域,华润医药的投入正在进入收获期。在糖尿病和减肥方面,华润双鹤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经获批用于糖尿病治疗,减肥用途预计在2026年上市。中国减肥市场需求巨大,这个产品有望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明星产品。在心脑血管领域,博雅生物的瑞通立在治疗脑卒中方面效果突出,成本优势明显,上市首年销售额就突破5亿元,未来有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肿瘤领域也有多个新药临近上市,比如针对脑部肿瘤的洛莫司汀胶囊预计2025年底上市,针对胃癌的DC05F01预计2026年上市,将填补国产空白并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面对集采带来的行业挑战,华润医药的分销业务没有被动等待,而是主动转型为高价值服务提供商。公司积极拓展基层医疗机构市场,顺应了分级诊疗的趋势,这部分收入增长了约13%,成为分销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同时,公司大力发展专业药房,直接为患者提供高值药品服务,虽然短期拉低了毛利率,但建立了与药企和患者的紧密联系,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此外,公司还独立运营医疗器械分销,引入总代理产品,并为医院提供院内物流管理等创新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和附加值。

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下降主要是财务层面的暂时影响,不是主营业务出了问题。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出售了部分子公司股权,导致母公司股东的利润被稀释。如果去掉这个影响,公司净利润实际增长了10.2%,说明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其实是在提升的。这个一次性事件在2024年财报中已经充分反映,后续业绩将更真实地反映核心业务的经营状况。

华润医药的并购有清晰的战略逻辑,是为补强核心领域和整合产业链。收购天士力,让华润在心脑血管这个中药优势领域获得了像复方丹参滴丸这样的顶级处方药品牌和强大的医院销售渠道,与公司原有的非处方药业务形成了很好的互补。收购昆药集团,进一步巩固了在血塞通等产品线的领导地位,还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优化了资源配置。公司有系统的整合计划,从百日融合到一年融合再到三年融合,说明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能力较强,协同效应正在逐步释放。

综合来看,华润医药正处于关键转型期。中药业务凭借政策优势和全产业链韧性提供稳定基本盘,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培育新的增长点,分销业务主动转型应对行业变化。公司正通过中药优势稳住根基,用创新药打开新局面,同时在分销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这种多线并进的策略,让华润医药既有当下稳定的业绩支撑,又有未来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上证指数(SH000001)$ $华润医药(03320)$ $华润三九(SZ00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