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研究越上头,珍宝岛生物药被低估了

用户头像
太阳线
 · 北京  

珍宝岛半年报提到生物药进入价值兑现期,主要就是指参股公司特瑞思研发的ADC药物TRS005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全球首个进入关键单臂注册Ⅱ期临床阶段的CD20靶向ADC,目前已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并纳入快速审批通道,有望通过附条件批准加速上市。$珍宝岛(SH603567)$

这个药有两大看点:

1、属于市场增速高的靶向ADC类药物

生物创新药也是有优劣之分的,典型的像PD-L1靶点属于研发玩家多,竞争比较大的那种。

而ADC药物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新赛道,不管是市场增速空间,还是出海授权的规模都能看出来市场潜力很高。

全球已上市19款ADC,其中超过10款于2019年后获批。全球ADC市场2020—2024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4%,2024年销售额达到34.8亿美元、同比增长52%。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662亿美金,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31%。

国内方面,预测ADC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1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1.14%。预计到2030年,中国ADC药物市场将达到6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9.4%。

从出海的规模看,超过10亿美元的多是ADC类药物,其中,2021 年,荣昌生物将维迪西妥单抗海外权益授权给 Seagen,交易总额达 26 亿美元,创下当时中国创新药出海最高纪录;2023 年,科伦药业将其 HER2 ADC(SKB264)海外权益授权给默沙东,交易总额高达 118 亿美元。

2、潜在市场空间大

特瑞研发的TRS005聚焦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患者大多基于利妥昔方案经过多线/多周期治疗,患者相对肝癌、胃癌、肺癌等实体瘤患者存活时间长,淋巴瘤药物市场规模逐步增长,全球人口老龄化及患者规模累积,淋巴瘤领域患者累计已近300万人。属于典型的患者人数不大,却有着较长用药周期的“市场>人口”商业模型。

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约90%左右。据阿谱尔(APO Research)统计,2022年全球淋巴瘤治疗市场价值为126.9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225.4亿美元。

国际对标来看,ADC Therapeutics公司Zynlonta自2021年获批后,在2022年销售额达到7620万美元,尽管受限于单药使用场景,其峰值预测仍在4-6亿美元之间。Polivy则因纳入NCCN指南并拓展一线适应症,全球销售预期已超10亿美元。Enhertu在乳腺癌和胃癌上的成功授权给阿斯利康-第一三共带来了累计交易额超60亿美元的里程碑。

打开季K线可以发现,珍宝岛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其创新药所隐含的价值没有被体现。不要被账面亏损吓到,实际上是集采中标执行滞后导致的业绩延期兑现,不是公司真实盈利能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