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品城(SH600415)$ 《义乌经验》第三章:
义乌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胜出并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决定成败的命根子无疑是在商品种类超级丰富基础上难以竞争的超级低廉的商品价格。但随着市场日益火爆,人潮日益汹涌,如何抑制住各种要素成本快速上扬的冲动肯定会成为大问题。1998年7月,义乌市江滨中路1号地块拍出了每平方米6.9万元的天价,相当于每亩4600万元,是当年毫无悬念的中国“第一地王”。2003年9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市场旁边占地1443.4平方米的1号写字楼地块,拍卖价竟飙升至每平方米22万元,即每亩14667万元,再度成为中国“第一地王”。跟着疯狂地“水涨船高”的还有义乌最金贵的资源——市场商位。从第一代市场开始,义乌市场商位的所有权就牢牢掌握在市场建设方政府部门手中,经营户只拥有使用权,可以通过义乌产权交易所进行商位使用权的公开转让。据官方调查,如私下交易,一个商位使用权的转让价格多在百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0万元。
义乌市场蕴藏着无限的财富机会,各方亢奋的利益冲动符合市场规律。但如果不加以引导调节,势必价格暴涨,削弱市场的竞争优势。义乌地方政府果断出手,以2005年9月政府投资建成的义乌第五代市场国际商贸城二期为例,一个9平方米的标准商位,租金仅为5万元/5年。同时,市场准入条件统一按照经营户3年内的纳税、业绩及诚信等因素确定,公开透明,无需额外成本。代表政府意志的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解释很明确:必须保障“经营者有其摊”,大大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和经营成本,让利于市场,让利于民间创业者。
2006年,距离义乌仅8公里的邻市东阳的世界贸易城动工兴建。整个东阳世贸城占地超过1000亩,总投资约55亿元,全部建成后建筑面积为150多万平方米,商铺2万间。其规划面积之大、经营品种之多,颇有撼动义乌小商品城作为全国专业市场“头把交椅”的地位的气势。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次只给予经营户3年至5年使用权的做法不同,东阳世贸城将商位50年使用权一次性卖断,折算下来经营户每年租金均价仅400元/平方米,成为极具杀伤力的超低价“武器”。
为此,同年7月,义乌市政府再次决定,全面启动总用地面积约840亩的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规划建设,并谋划出台一系列以低成本力保市场繁荣的“组合拳”。此举却遭到了担心利润被摊薄的商城集团股票机构投资者的激烈反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局部资本利益与政府通盘考虑的市场发展全局的社会利益,并不总是完全叠加的同心圆。但身为大股东的义乌地方政府坚持住了,不为所动。
政府与市场彼此之间的以“长”补“短”,保障了义乌市场40余年发展的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