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东坡的足迹-西湖十三楼

用户头像
八万顷
 · 浙江  

西湖的风,裹挟着千年的水汽与墨香,在六月的暑气里漫溢。闰六月的热意蒸腾,把湖面烘得愈发如镜,我本是随意踱步,想寻望湖楼的檐角,却在湖畔柳影间,撞见一段意外的惊喜——一道石阶,从现世的烟火里,直直探入历史的幽深处。


石阶藏在绿植藤蔓间,像被岁月精心编织的绳,一头系着当下,一头拴住千年。砖石被暑气烘得温热,苔痕是时光洇染的墨迹;两侧的花草,正以鲜活的姿态,续写着吴越王钱氏家族筑楼时就开始的生机。我一步步向上,每级台阶都似在轻吟:这是东坡走过的路啊,六月的热意,是否也同千年前他登临的时刻一般?

行至高处,“十三间楼”的旧影撞进眼帘。这楼宇在岁月里几经变迁,如今上层是餐厅,下层辟作咖啡茶座。我拾级而下,来到下层露天区域,竹木伞撑起一片荫凉,远处湖山在望。苏东坡知杭州时,常在此流连,疏浚西湖的方案,或许就诞生于楼畔的凝望;1090年端午,他与友人把盏,《南歌子》的词句,顺着湖风,落进了千年后闰六月暑气未消的咖啡杯里——我在露天茶座坐下,点一杯咖啡,抬眼望湖,湖面如脂,波光里晃着古今重叠的倒影。


“游人都上十三楼”,当年的端午盛景,该是怎样的熙攘?东坡望着湖光,写下词句时,可曾想到千年后,会有一个同样望湖的人,在他驻足过的地方,遥想他的身影?阳光漫过枝叶,咖啡的热气袅袅升腾,恍惚间,东坡的笑声、游人的喧闹,与眼前因暑热而愈发静谧的湖光交融,成了一帧永不褪色的剪影。

这一趟邂逅,让西湖的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里愈发厚重。十三间楼的砖石,东坡的足迹,都成了西湖的注脚——原来这一湖碧波,从不是静止的风景,而是流动的时光,把千年的故事,酿成了眼前的咖啡香,和闰六月里,永不落幕的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