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频发,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

用户头像
叱咤财经
 · 广东  

2025年7月2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未来1天内,上海、浙江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同一天,深圳也发布了“深圳分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的公告。

与此同时,北京亦遭遇了超长强降雨,密云区单日降雨量达326.2毫米,引发山区洪水和滑坡,尽管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响应,仍造成30人死亡。

洪涝灾害频发的警示

近年来,我国北京、郑州、上海等特大城市的暴雨洪涝灾害频发,比如2021年的“郑州7.20”特大暴雨、2023年“北京7.31”特大暴雨等等,暴露出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脆弱性,同时也不断警示:中国城市亟需向“海绵城市”转型。

图表1:资深调查记者的灵魂拷问

何为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通过生态措施(如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与工程措施结合,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吸收、存储和释放雨水,这是一种让雨水“收放自如”的生态解决方案,远胜于等洪灾发生后拨款救灾。

早在2015年,国务院指导意见便曾明确提出,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面积达标,要求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纳入规划刚性指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而2024年住建部更是在总结了90个试点城市的经验后,发布《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涵盖工作组织、资金保障等5大类机制。

图表2:住房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政策通知

2025年7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大讲堂第二十一期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受邀以《绿色韧性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与实践》为题作专题讲座。期间,副部长李晓龙主强调称,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压实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城市水循环的系统观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种种迹象显示,监管层已经把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到应对城市洪涝的生态革命,并可藉此实现从“抗洪”到“驭水”的范式转变。

建设海绵城市,上市公司在行动

面对气候变化下的极端天气,我国正试图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重构人水关系。叱咤财经认为,这是一场关乎新城市发展的战役,它不但造福人类,也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参与进去;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上市公司投身其中,这些“海绵城市概念股”的前景值得期待。

华控赛格(000068.SZ):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深圳又一次走在前列,旗下的光明区海绵城市建设全国第一。位于深圳的华控赛格,亦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遥遥领先。

根据2024年年报,华控赛格是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国家第一、二批 30 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工作,成功协助河北迁安、江西萍乡、福建福州等 8 个城市获批试点,并成功取得迁安、遂宁、玉溪三个PPP海绵城市项目,项目涵盖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公司积累了从系统化方案设计到长效运营管理的完整经验,在水系空间规划、排水防涝定量评估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持续巩固了行业地位。

苏交科(300284.SZ):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两大类。近年来,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公司的战略部署,将业务范围拓宽到环境业务、海绵城市等领域。

在此前的业绩交流会上,该公司明确表示,近年来,苏交科集团在海绵城市领域持续创新发展,积极拓展业务版图,提升服务能力。集团作为江苏省海绵城市技术中心技术支持单位、江苏省城市水环境工程(治理)技术委员会成员、江苏省“海绵城市联盟”成员单位。未来,苏交科集团也将继续承办、协办各类水环境治理相关的会议,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未来发展。

东方雨虹(002271.SZ):主要从事建筑防水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防水工程施工业务;目前已形成以主营防水业务为核心,民用建材、砂浆粉料、建筑涂料、节能保温、胶粘剂、管业、建筑修缮、新能源、非织造布、特种薄膜、乳液等多元业务为延伸的建筑建材系统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