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杭州交警启用Rokid AI眼镜执法,标志AI眼镜从C端走向B端/G端规模化落地,G端/B端场景打开驱动产业链需求爆发。
2、贝隆精密30%营收来自舜宇光学,实锤供货舜宇的AR眼镜精密结构件,直接受益于Rokid AI眼镜订单放量。
3、公司深度对接AR眼镜产业链,与Rokid、雷鸟等头部客户合作,产品已量产,技术与客户壁垒扎实。
4、AI眼镜应用(执法、工业等)进入加速期,Rokid作为头部玩家出货量提升,舜宇代工订单传导至贝隆,业绩弹性与成长空间打开。
一、杭州交警Rokid AI眼镜落地,B端AR应用迎来标杆案例
国庆期间,杭州交警在灵隐、南山路等热门景区启用灵伴科技(Rokid)自主研发的AI智能眼镜,引发央视等全国媒体关注。
这款眼镜针对执法场景定制化研发:搭载4K高清摄像头,5-7米内可瞬间识别车牌,与后台预约数据毫秒级比对,3秒锁定“预约/未预约”车辆,将原本十几秒的核验流程缩短至2-3秒,效率提升5-6倍。
“兔子警官”李语蔚表示,AI眼镜解决了传统警务通“低头抬头麻烦”的痛点,实现“抬眸即走”,大幅提升路口通行体验。这一案例的核心意义在于:AI眼镜从“尝鲜级C端产品”转向“刚需型B端工具”,G端执法场景的落地验证了AR技术的商业化价值,将带动更多行业(如工业巡检、物流分拣)跟进,打开AI眼镜的增量市场空间。
二、贝隆精密深度绑定舜宇,实锤供货Rokid AI镜核心结构件
贝隆精密实锤供货Rokid AI镜核心结构件,合作具备强确定性:
营收占比高:灵伴科技旗下Rokid Glasses等多款产品均由舜宇光学代工,并由后者提供摄像头模组。公司30%的营收直接来源于舜宇光学,是其核心客户之一;
产品实锤配套:公司深度对接AR眼镜产业链,为舜宇提供AR眼镜整体支架、眼镜压圈、眼镜镜筒等精密结构件,相关产品已实现量产;
客户传导逻辑:舜宇作为Rokid的代工厂,其AR眼镜订单增长将直接拉动对贝隆精密结构件的采购需求——贝隆是舜宇的上游,更是Rokid的“间接核心供应商”。
三、AI产业链布局扎实,客户与技术壁垒凸显
贝隆精密在AR领域的布局并非“概念蹭热点”,而是具备长期的客户积累与技术沉淀:
客户优质:除舜宇外,公司最终客户覆盖Rokid、雷鸟等AI眼镜头部玩家(已电话确认),这些客户的AI眼镜产品在消费级与B端场景均有落地;
产品量产能力:公司的AI眼镜结构件已完成从“研发打样”到“批量供货”的跨越,说明其工艺稳定性、良率均满足头部客户的要求;
技术协同:配合舜宇的研发节奏,贝隆在AR结构件的轻量化、精度控制(如镜筒的公差要求)等方面形成技术壁垒,难以被短期替代。
四、B端AR应用爆发,业绩弹性与成长空间打开
当前,AR眼镜的“B端/G端属性”愈发凸显:
政策与场景驱动:杭州交警的案例是标杆,未来更多城市可能推广“AR+执法”模式;工业领域(如电力巡检、汽车装配)也在探索AR眼镜辅助操作,降低人力成本;
市场空间测算:据IDC数据,2025年全球B端AR眼镜出货量将达到12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60%——Rokid作为AI四小龙之一,有望占据重要份额,其出货量增长将持续拉动舜宇的代工订单,进而传导至贝隆精密;
业绩弹性:贝隆精密30%的营收来自舜宇,若Rokid AI眼镜出货量翻倍,贝隆的相关收入有望增长30%-50%,成为业绩核心增量。
投资结论:实锤供应链+场景催化,贝隆精密进入业绩释放期
贝隆精密绑定Rokid+切入AI眼镜B端/G端供应链深度参与了AI眼镜从“C端玩具”到“B端/G端工具”的转型。随着杭州交警案例的示范效应扩散,Rokid AI眼镜出货量提升,贝隆精密的业绩弹性与估值空间将被打开——建议关注其在AI结构件领域的订单落地与营收占比提升。$贝隆精密(SZ30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