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大雨H2O
 · 广东  

$百富环球(00327)$ 给聂总的建议,高阳科技私有化退市及百富环球A股IPO可行性分析
一、高阳科技私有化退市可行性
估值基础
截至2025年9月,高阳科技市值约14亿港元,但其核心资产价值显著高于市值:
净现金33.7亿港元(2024年底数据);
百富环球34.37%股权(市值约18亿港元);
兆讯科技45.73%股权(科创板IPO失败前估值约10亿元)。
若按资产净值计算,高阳科技实际价值约60亿港元,私有化溢价空间显著。
私有化动力
消除估值折价:当前PB仅0.13,远低于同业水平;
整合资源:高阳科技支付业务与百富环球终端设备业务协同性强,合并后可优化供应链成本;
规避关联交易:兆讯科技35.5%收入依赖百富环球,合并后关联交易自然消除。
潜在障碍
需获得高阳科技小股东支持(当前股价已反映资产价值);
需解决兆讯科技IPO失败后的资本运作问题。
二、百富环球吸收合并后的A股IPO路径
市值提升逻辑
资产注入:吸收高阳科技后,百富环球将新增:
支付牌照(随行付80%股权);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业务(年交易规模超1.3万亿港元);
兆讯科技芯片设计资产(2022年净利润5015万元)。
预计合并后估值可达80-100亿港元,满足科创板“市值不低于50亿元”要求。
A股上市优势
行业红利:半导体芯片企业科创板平均PE约60倍,远高于港股(百富环球当前PE约12倍);
流动性改善:A股对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溢价显著,如拉卡拉(300773.SZ)PE约25倍。
关键挑战
业务独立性:需证明支付业务与芯片设计业务分拆后符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财务规范:高阳科技2024年计提1.41亿减值准备,需清理历史财务问题。
三、操作建议
分步实施
第一步:高阳科技私有化(现金+股权置换);
第二步:将支付业务与百富环球整合,芯片业务独立为兆讯科技;
第三步:百富环球以“金融科技+半导体”双主业申请科创板。
当前半导体行业估值处于周期高位,建议在2026年Q1前完成重组,以抓住A股IPO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