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霜雪明2025
 · 北京  

新范式对比:啤酒、电力、黄金,谁更接近“新白酒”?
1. 啤酒:寡头格局下的“隐形王者”
很多人认为白酒商业模式无敌,却忽视了啤酒行业的进化。
经过20年兼并重组,华润、百威、青岛、重啤、燕京五大巨头市占率已达90%,形成绝对寡头格局。
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华润啤酒增长23%,燕京啤酒增长45%,青岛啤酒增长7.2%。
关键是,它们正在走“高端化”路线——本质就是提价增收。喜力、乌苏、科罗娜等高价单品占比不断提升。
啤酒的商业模式,早已不是“低毛利快周转”,而是“高集中度+温和通胀”的稳健增长模型,与高端白酒异曲同工,有望替代高度白酒市场。
相关标的:燕京啤酒、华润啤酒、青岛啤酒。
2. 电力:AI引爆的“能源印钞机”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能源,能源的尽头是电力。
高盛预测:到2030年,AI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将比2023年增长165%,接近日本全国年用电量的40%。
英伟达CEO黄仁勋直言:“没有足够的电力,再强的芯片也跑不动。”
科技巨头早已行动:
亚马逊联手X-energy部署第四代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
微软组建专属核能团队,布局下一代反应堆;
谷歌与多家核电企业签署长期购电协议(PPA);
背后的战略意图清晰:未来的AI战争,本质是能源战争。
AI战争的本质,是能源战争。而唯一能提供基载、稳定、低碳电力的,只有核电。
若以此类比,今天的核电公司,或许正是十年前的贵州茅台
相关标的: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3. 黄金:全球信用重构下的“新硬通货”
这一轮黄金现货价格飙涨至3900美元,背后逻辑远不止通胀避险。
当美元霸权松动、美债信任危机、地缘冲突危机浮现、全球进入“去中心化货币体系”探索期,黄金正从“保险”变为“财富锚”。
真正受益的,是那些手握大储量、低成本矿脉的企业——它们是时代的“掘金人”。
有投资观点指出:“拥有大储量的金矿股,就是未来十年的‘新茅台’。”
因为它们同样具备:
产品不愁销量;
极强的资源壁垒;
可积累的价值属性;
在动荡中保值增值的能力。
相关标的: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湖南黄金(万古金矿注入)。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