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价值增长周期

用户头像
简单的投资者CL
 · 湖北  

从2020年以来,奶牛存栏量、原奶单产量的不断提升,同时需求端消费不振。一边是产的多,一边是消费少,供需差越来越大。华泰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原奶产量4759万吨,需求量为4123万吨,过剩636万吨。

供需失衡,导致上游原奶价格不断下滑,从最高2021年Q2的4.29元/kg降低到2025年Q3的3.08元/kg。表面上看,原奶下降会传导至伊利和蒙牛的成本端,但实际上,伊利、蒙牛等下游乳企优先保证自建和控股牧场的生存,结算的奶价高于社会牧场的散奶价格,同时,下游端无法消化的多余原奶通过喷粉处理,导致了销售费用的增加较低的散奶价格反而为区域小规模乳企的低价产品提供条件,使其在下线城市对龙头乳企形成冲击,所以原奶价格下降不仅对伊利、蒙牛的毛利率影响不够大,同时市场端丢失一定的份额,根据2025年中报,伊利和蒙牛液态奶同比分别下滑2.1和11.2百分点。

只有原奶价格企稳,同时需求逐步复苏,直到供需平衡或者需求大于供给,乳制品行业才能迎来复苏和增长,伊利和蒙牛才能迎来下一个股价上涨的周期。

如何找到供需平衡企稳的信号呢?

我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存栏牛假定都是成母年,不考虑细分成母年、育成牛和牛犊):

2024年全国奶牛存栏量为630万头,原奶产量4759万吨,需求量为4123万吨,过剩636万吨。

假定2025年原奶需求同比2024年增加3%,约为4247万吨,相比2024年,过剩收敛到512万吨。按照奶牛单产10吨/年计算,那么奶牛的数量需要在2024年的基础上减少约51万头,同比减少8%。2025年6月全国奶牛存栏量为603.3万头,较2024年同期下降4.2%,在需减少4%左右。随着产能的去化,行业有望在2025年底、2026年迎来拐点。

对于投资者来说,此时局伊利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

#伊利股份# #蒙牛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