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关停有机硅工厂-利好A股哪些上市公司

用户头像
Aydao
 · 广东  

陶氏化学(Dow)宣布将于2026年中期关闭其英国巴里基础硅氧烷工厂(产能14.5万吨/年),这一事件对全球有机硅供需格局产生显著影响。欧洲产能缩减30.5%(占全球3.4%),叠加国内“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协同减产,以及新能源、光伏等领域需求增长,中国有机硅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出口替代和价格回升直接受益。以下是核心利好的A股上市公司分析:

______

🏭 一、核心龙头企业:产能优势与出口弹性

合盛硅业(603260.SH)

产能规模:国内最大DMC(有机硅关键中间体)产能90万吨/年,全球占比超20%。

受益逻辑:

成本优势显著,依托新疆“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链,生产成本低于行业均值;

出口弹性最大,2024年出口增速超30%,陶氏退出后欧洲市场缺口(约8.7万吨)或由其填补。

近期动态:股价企稳反弹,反映市场对行业格局改善预期。

新安股份(600596.SH)

产能规模:DMC产能27.5万吨,深加工产品占比高(终端产能20万吨+)。

受益逻辑:

海外渠道成熟,2024年海外销售近10亿元,欧洲客户基础稳固;

技术壁垒高,在高端硅油、密封胶等高附加值领域具备替代陶氏产品的潜力。

兴发集团(600141.SH)

产能规模:DMC产能28万吨,配套60万吨单体及30万吨下游深加工产能。

受益逻辑:

磷硅协同降本,原材料自给率高;

草甘膦业务与有机硅形成互补,抗周期波动能力强。

东岳硅材(300821.SZ)

产能规模:DMC产能35万吨,全球前五。

受益逻辑:

深耕特种有机硅(如苯基硅橡胶),毛利率高于基础产品;

出口新兴市场(如印度、土耳其)增速快,2024年占比达40%。

______

📈 二、细分领域标的:技术壁垒与需求增量

硅宝科技(300019.SZ)

亮点:建筑密封胶龙头,受益于地产政策松绑及光伏装机增长(双玻组件用胶需求提升)。

催化:陶氏退出后,高端工业胶进口替代加速。

回天新材(300041.SZ)

亮点:新能源胶粘剂核心供应商,切入动力电池封装胶赛道,需求增速超25%。

______

🔍 三、行业边际改善的核心驱动

供给优化:

海外产能持续退出:2015年以来海外缩减29万吨,陶氏关停后海外总产能降至91.5万吨;

国内新增产能增速骤降:2025年仅3%(对比2024年26.5%),无实质性新增投放。

需求增长:

内需:光伏(反内卷政策支撑)、新能源汽车(硅碳电池材料)拉动,2025年需求增速预计12%;

出口:2024年出口54.6万吨(+34%),欧洲缺口打开后占比或提升至25%+。

价格弹性:

DMC价格已触底(1.05万元/吨),企业普遍亏损下挺价意愿强,行业盈利修复确定性高。

______

💎 四、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优先配置顺序:合盛硅业(产能弹性)>新安股份(高端替代)>兴发集团(一体化优势)>东岳硅材(细分龙头);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不及预期;

国内产能退出慢于预期(需关注“反内卷”政策执行力度)。

$合盛硅业(SH603260)$ $新安股份(SH600596)$ $东岳硅材(SZ3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