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苑股份】固态电解质新晋核心标的,重视
掺杂碘已成为固态今年最大变化:硫化物电解质中掺杂碘,已经成为近期全固态电池行业的关键变化,能够有效帮助解决当前2大核心问题:负极稳定性差、离子电导率低
1、2025年8月23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能源顶刊ACSEnergyLett.发表文章“揭示碘化锂在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稳定固体界面的作用”,揭秘了碘化锂在固态核心问题负极稳定性上的核心作用。具体作用机制为:通过原位光学成像显示,与基于氯化物的对应物相比,含有碘化物的银锗矿电解质(当前最主流的电解质,典型代表为锂磷硫氯)上的锂沉积更加均匀;
2、今年1月,北大材料学院团队在《Nature》发表文章,含有氧化还原反应速度超快的碘(I--I2/I3-),对硫的固固转化反应起到氧化还原介导的作用(solidstateredoxmediating),从而激活原本难以进行的SE|Li₂S两相界面反应,显著增加了活性位点的密度,实现快速固固硫反应动力学,大幅度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倍率性能;
3、固态电池逐渐走向量产阶段,龙头C和多家公司都在建设中试线、量产线。从实验线和手工线,迈向环境逐渐恶劣、必须可自动化的量产线,对固态电池成品的稳定性、离子电导率要求大幅度提高,实验室阶段的参数指标(如负极稳定性、离子电导率、电解质膜抗拉强度等)已经渐渐难以满足量产的要求,掺杂碘化锂以提高负极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是工程化关键路径之一
主要逻辑:碘化锂玩家具有三大壁垒
1、资质壁垒:碘化锂的核心上游是碘化氢,碘化氢生产涉及特种产品的审批,国内规模化生产的仅2家,生产审批建设周期达3年以上;
2、原料壁垒:全球碘化物原材料主要集中在SQM等外企手中,对国内碘化物的出口非常固定,新玩家一般无采购渠道及认定资质;
3、技术壁垒:博苑是国内无机碘化物龙头,国内份额达到50%,对高腐蚀性的碘化物处理具有深刻的理解。当前碘化物其他玩家体量(人才体量、资本体量、产品规模体量等)同博苑差距巨大,缺乏数百万/台的检测设备,无法制备高纯度、细粒度的碘化物产品。博苑目前碘化物已有4个9,实验室最高能达到6个9,大幅领先于国内其他同行
空间测算
按30年100Gwh固态电池测算,单Gwh碘化锂用量最少为80吨,碘化锂售价约为100万/吨,吨净利30万/吨,30年碘化锂对应24亿利润空间,按50%市占率,20XPE算,贡献市值240e,传统主业50亿,合计市值290e,对应当前位置还有2.6倍空间!相比于其他固态公司大多已经接近2x涨幅,博苑才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