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上游行业分析-基因检测(2025.8.6)

用户头像
迪西的投资路
 · 广东  

先说结论:

一开始从基因检测的上游—设备看起,华大智造的财报写得真的很详细,看财报觉得公司太牛了,简直是国产之光。但是一看经营数据,又冷静下来了。

而后,看基因检测机构,华大基因的财报也是一样写得详细,“奠基者”这个身份,含金量简直不言而喻。但同样,一看经营数据,也是有点辣眼睛。

随后,又看了同做生育健康的贝瑞基因,做体外分子检测试剂的达安基因圣湘生物,基因科研服务的诺禾致源,三方医疗检测的金域医学,细胞存储治疗的中源协和

看完之后发现,用华大基因作参考,其实整个行业都差不多。用营收/市值,基本都差不太多。所以,我还是会选择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毕竟还是行业龙头。而且从走势看,基因检测板块有望迎来反弹。

其中圣湘生物在YQ期间的积累,从经营数据上是真的看得出来,还是挺不错的。

$华大智造(SH688114)$ $华大基因(SZ300676)$ $圣湘生物(SH688289)$

行业分析:是不是好行业、好生意?(门槛、成长、行业集中度、商业模式)

(1) 门槛:基因检测行业的进入门槛整体较高,涉及法规政策(医疗器械注册与生产资质、医疗机构与实验室资质、行业标准和认证)、技术能力、资金投入、人才储备(跨学科团队需求)、伦理合规等多个层面的严格要求。这些门槛确保了行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也限制了非具备条件者的随意进入。

(2) 成长:基因检测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应用与技术普及的高速发展阶段,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上游设备国产化突破、中游检测技术普及、生物信息学能力增强),市场规模与渗透率快速增长、产业链与政策生态完善。行业高增长确定性明确,预计将保持15%-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临床刚需场景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肿瘤基因、生育健康、慢性病与传染病防控)、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持续打开增量市场(二代测序规模化应用、AI与多组学技术融合创新)、政策与支付体系持续赋能、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意识升级创造底层需求、全球化布局与新型应用探索注入长期动能。

(3) 行业集中度:基因检测行业集中度较高,上游的检测设备Illumina华大智造、Thermo Fisher 垄断全球约 80% 的测序仪市场,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中游的服务商分化明显,头部企业在各自领域优势突出,如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在生育健康领域。

(4) 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激烈,渠道和品牌信任是关键。整体竞争趋势呈头部效应集中,整合并购较为频繁,但消费级赛道新型玩家持续涌入。

(5) 商业模式:上游的设备研发公司通过仪器销售+耗材绑定、专利授权与技术服务等方式赚取利润。中游的检测服务商商业模式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临床及检测服务:LDT实验室自建项目服务模式(与医院合作开展监测,以检测报告服务收费分成)、IVD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模式(将LDT技术转化为注册试剂盒销售,医院采购后自行检测)、进院共建实验室模式(肿瘤基因检测赛道)。2)消费级基因检测DTC模式:通过互联网直销+数据增值服务吸引消费者。3)药企服务模式:服务于医药研发全周期,通过基因组大数据分析驱动精准医疗

小结:基因测序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行业呈快速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较为集中,但整体竞争大,且面临集采降价、临床验证审批手续、技术迭代等风险。

1.华大智造——基因测序设备

1. 公司在行业里有什么优势?(护城河、定价权、现金流)

(1) 护城河(无形资产、转换成本、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基因测序行业和实验室自动化行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多学科集合的高新技术产业, 需行业参与者具有较深的行业理解及长期工程化验证与跨学科知识沉淀,且源头性技术研发实力及完整的专利布局亦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P44)。转换成本较高,涉及到仪器的更新。

(2) 定价权:具有一定的定价权,需要参考国际头部企业价格,形成价格差异,否则难以具有竞争力。

(3) 现金流:近两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为负,且投资现金流也持续流出,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虽然23.5%不高,但需要引起注意。

2. 公司的成长性?(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增长速度)

(1) 发展方向:公司专注于围绕生命中心法则“读、写、存”的核心工具底层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持续为用户提供覆盖生命科学研究及应用中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

(2) 发展目标:致力于以基因测序技术为核心的多组学技术推动科研方向的突破以及临床应用转化,协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行业上下游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3) 增长速度:营收停滞,利润亏损。看预判好像后期增速很快,但从2019年至2025年增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基因测序如何在后续发展中对各行各业进行促进,是一个值得观察的问题。

3. 目前的估值?(股价、市盈率、股息率、ROE、安全边际)

(1) 目前股价67.8,市值282亿;

(2) 由于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所以PE等指标无法用。营收30亿,如果营收水平不提升,我不认为近300亿的估值很便宜。但结合公司技术实力、国产替代趋势、各行业渗透率等因素来看,我不认为公司的营收水平会陷入停滞。

4. 投资逻辑?

(1) 国内基因测序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的龙头,护城河较深;

(2) 国内有且只有这一家;

5. 风险?

(1) 如何与境外供应商 Illumina 和 Thermo Fisher 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进行竞争?

(2) 地缘政治的风险,可能面对美国等国家的制裁和禁入;

(3) 公司营收状况能够改善?

6. 主要关注点?

(1) 公司的营收、利润、毛利率等经营数据;

2.华大基因——基因检测、精准医疗

华大基因作为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是全球屈指可数的科学技术服务提供商和精准医疗服务运营商。公司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医疗 AI 大模型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 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务。

1. 公司在行业里有什么优势?(护城河、定价权、现金流)

(1) 护城河(无形资产、网络效应、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基因检测行业的奠基者,品牌效应,体系化研发能力,实验室规模,临床研究优势,全球化战略等。

(2) 定价权:具有一定的定价权,但需要参考行业其他公司的价格,且受到医保等因素的控价。

(3) 现金流:经营现金流为正,但投资和筹资为负,公司在2020-2023积攒了较多的资本,所以现金流暂时不是问题。

2. 公司的成长性?(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增长速度)

(1) 发展方向:公司始终秉持“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深入践行“防大于治、人人可及”的公共卫生普惠理念。

(2) 发展目标华大基因以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生命大数据应用和提高全球医疗健康水平为出发点,致力于基因领域研究成果及精准检测技术在民生健康方面的应用。

(3) 增长速度:营收下滑,利润亏损。

3. 目前的估值?(股价、市盈率、股息率、ROE、安全边际)

(1) 目前股价53,市值223亿;

4. 投资逻辑?

(1) 国内基因测序奠基者,在基因测序领域技术、规模、临床数据、人才培养、用户群体等方面具有优势;

5. 风险?

(1) 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后起之秀很多;

(2) 政策对于基因检测的可能集采降价,从而影响毛利率;

(3) 地缘政治的风险,导致销售和原材料采购等受影响;

3.贝瑞基因——生育健康

简介: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三代 HiFi 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和基因检测相关的设备、试剂、软件销售。公司致力于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向临床应用的全面转化,聚焦生育健康、遗传病检测等领域,通过“产品+服务”的综合方案为各级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等医疗机构提供医学产品及服务。同时,公司利用自主可控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三代测序技术平台以及生物信息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平台等为各类研机构提供科研服务,再通过科研成果转化驱动医学产品及服务的落地。

优点:

1. 公司市值小,专注于生育健康领域,当生育健康领域出现转机的时候,更容易爆发增长;

2. 公司同时做设备、试剂;

缺点:

1. 实控人持续减持,股东人数近期暴涨;

2. 营收10亿,55亿的市值,相对于华大基因营收38亿市值223亿,并不算很便宜。相对而言,华大基因的护城河明显更深;

4.达安基因——体外分子诊断

简介:

公司是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的,集临床检验试剂、仪器和配套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荧光定量 PCR 系列产品(临床)、化学发光系列、时间分辨系列产品、酶联免疫系列产品、胶体金系列产品、生化系列产品、质谱系列产品、POCT 系列产品、仪器与软件类产品。

优点:

1. 公司为中山大学校办企业,由地方国企控股,在人才输入、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属于下有兜底

2. 体外分子诊断的需求是持续性的,公司产品覆盖面也很广;

3. 公司目前股价位于市场低谷,且近期放量上涨,突破了前期阶段高点,上方无套牢盘,可以适度参与;

缺点:

1. 国企控股,董事会主要成员基本不控股,参与度不够,对公司发展不利;

2. 公司营收持续下滑,在华南区域以外的市场开拓进展不顺;

3. 公司股东人数居高不下,100亿市值的公司15万股东人数;

做法(2025.8.6):

达安基因近期放量上涨,突破了25年2月的高点,上方没什么套牢盘。

从技术的角度上看,是可以买点底仓的。

5.圣湘生物——体外分子诊断

简介:

公司是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为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围绕体外诊断行业所需,结合目前疾病防控重点,深度打造“仪器+试剂+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体系,向合格供应商采购所需原材料,通过自主研发及组织生产形成体外诊断试剂、配套检测仪器等产品,向医疗机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疾控中心、科研院校、C 端用户等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优点:

1. 公司技术实力在线,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不少有含金量的奖项;

2. 2023年营收大幅下降后,2024年业绩回暖,25年一季度延续回升态势。且通过20-22年的三年,公司找准了体外诊断的路线,研发投入逐渐加大,也出了不少成果;

缺点:

1. 经销占比近90%,但是公司销售人员还是977人,占比40%+,销售费用增加也较多;

2. 营收基本是体外诊断试剂贡献的,仪器和服务占比过小,三条腿只有一条比较长;

做法(2025.8.6):

公司基本面在线,股价处于历史低位,营收、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都还不错,市值128亿也不贵。股东人数长期稳定在2万,也不多,可以拿点先手潜伏。

6.诺禾致源——基因科研服务

简介:

公司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建立了通量规模领先的基因测序平台,并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手段,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多层次的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同时,基于在基因测序及其应用领域的技术积累,自主开发创新的基因检测医疗器械。

优点:

1. 公司营收稳定增长,毛利率40%+,营收20亿市值68亿不高;

2. 和国际一线品牌基因测序设备合作

缺点:

1. 缺乏基因检测核心技术,只是提供平台服务;

2. 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无临床应用相关资质及业务;

做法(2025.8.6):

公司基本面在线,股价处于历史低位,营收、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都还不错,实控人减持完毕。股价周K有走出底部的趋势,可以适当拿点底仓。

7.金域医学——三方医学检验

简介:

2024 年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加速变革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公司紧跟国家医疗政策变革方向、紧密衔接临床诊疗需求升级,通过自主创新以及深化政、企、院、校多模式转化合作,多维提升产品创新体系,以智慧医疗为创新方向,持续探索行业技术、模式双创新,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优点:

1. 三方检验头部企业,品牌效应,规模效应;

2. 140亿市值不大;

缺点:

1. 资产减值多,营收下滑快,持续亏损;

2. 股东人数较多;

8.中源协和——细胞制储治疗、体外诊断

简介: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精准预防”领域的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精准诊断”领域的体外诊断原料、体外诊断试剂和器械的研产销,生物基因、蛋白、抗体等科研试剂产品,以及基因检测服务;“细胞治疗”领域的干细胞、免疫细胞临床应用的研发等;形成“精准医疗”产业链。

优点:

1. 公司说的脐带血存储,成年人细胞存储和治疗市场空间很诱人,公司资质具备护城河;

2. 品牌,合作单位等具备先发性优势;

3. 毛利率69%很稳定;

缺点:

1. 公司营收一直停滞不前,且还是以体外检测试剂为主;

2. 市值从80亿左右反弹到126亿,2015年跌下来后的阶段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