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有种风气,就是动不动就终极思维,非黑即白。这样的好处就是显得很有远见,很高级,但实际上会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最终注定亏钱。
比如,说汽车终极都是电车,油车就是负资产。因此给新势力很高的估值,哪怕有些车企这么多年还没赚钱,也给了将近2000亿左右的估值。
而油车是负资产,因此哪怕$吉利汽车(00175)$ 新能源车销售已远超上述几家新势力,但市值也一度低于低于他们,现在也是不相上下。
可某些新势力再给5年也不可能达到300万辆的年销售或150亿的利润。也许永远都达不到。(理想也很难重返巅峰)
而吉利的油车去年还贡献130万辆销售以及110多亿的毛利。虽然国内油车整体市场在萎缩,但吉利的油车仍能保持8%的年增长率。
也许油车最终还会逐步减少,但相信10年内仍能让吉利在油车领域赚取丰厚的利润。
如果,算上海外市场的油车需求,那至少可以看到20年内油车业务仍有利可图。
一只能持续下金蛋的鹅,已不需要再投入什么资本,还能持续10年或者20年每年下一个金蛋,怎么会负资产哪?
如果有人现在用5个金蛋和你换这只鹅,你大概率不肯卖。也许8个,10个金蛋你才会犹豫是否出售吧。
另外,其实海外市场已经证明了混动是非常主流的替换纯燃油的方案,而混动是需要燃油车技术做基础的。这是新势力无能为力的领域。
而吉利是混动领域里的领先者,行业中也就$比亚迪(SZ002594)$ $长城汽车(SH601633)$ 等寥寥无几的几个有竞争力。(海外有丰田)
当然,新能源替换燃油是大势所趋。
但,这个只能说明只有燃油车是会被边缘化的,而不能说明有燃油就是落后的。
吉利的新能源车其实很强,今年占销售比例已超59%,已经是大头了,且还在快速增加。
尤其是高端的新能源车,比如杭州湾三剑客。
之所以大家会忽略这点,是因为吉利太强,那些擅长营销的新势力在各种榜单上都刻意加了各种限定条件,把银河品牌屏蔽在榜单外(同样,比亚迪也常遭相似待遇)。
由此可见,成见(或偏见)的力量有多强大,能活生生把最值得投资的车企,鄙视成落后产能。以至于,全行业增长最快的吉利汽车(小体量的增速不具备可比性),市值和估值都几乎是全行业垫底的。
偏见只能是一时的,最终,价格会回归价值,金子终会发光。
四季度吉利的业绩依旧会超预期,而真正的高质量发展还在明年(400万销量,200+亿利润)。届时,吉利就会迎来戴维斯双击。(关于吉利的详细投资逻辑欢迎参阅我主页置顶的文章~沉默的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