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诺医药-B(02257)$ 接触创新药赛道也有小三年了吧?2022年至2023年那时候对创新药的估值是很模糊的。那时候一个个创新药新上市,看着一个个代码,根本不知道怎么分析他们,给他们估值。就反复看大V的言论。创新药那一批企业,刚上市的时候,大家默认管线都成功,给了他们上市高估值。后来经历了国家集采寒冬,以及后来创新药门槛由快速跟进式创新迭代到了首创新和最佳疗效创新后,经历了连续三年杀估值的寒冬。跌90%以后再跌90%哪种。期间经历过一波反弹,反弹时研发能力扎实的公司基本经历了3-5倍反弹,然后再继续探底。期间被康宁杰瑞反复教育,一个个管线不急预期,提前泄露消息给投资者等各种杀跌。在行业寒冬持续两三年应该抄底的哲学,这点认知我是清醒的,但遇到的困惑就是,究竟哪些创新药能走出来呢?于是乎按照龙头思维去了解了百济神州、传奇生物、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的确这些龙头是比较抗跌,相对其他生物医药公司继续创新低来说,他们基本没有哦创新低开始走高。时间来到2024年下半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铂医药,当时只有8亿港币市值左右,但是我看美国同类抗体研发平台的交易价值在20-30亿美金左右。觉得那岂不是低估了10-20倍?觉得不敢相信,然后一些大小V吐槽高管薪酬过高,管线没有走出,平台得不到验证等各种负面看法论证就只值那么点钱。于是短暂持有错过10倍之旅。后来到了2025年1月-3月左右,经历寒冬的创新药转暖,那些有管线BD有药物上市的公司得到了数倍的价值抬升。像歌礼制药因为减肥药管线被爆炒十倍。信达生物经历了一波管理层信任危机的下杀后,也走出了四倍之旅,康方生物随着海外临床数据的披露走出了若干倍。
这个时候才大约觉得,创新药估值的逻辑是根据未来上市管线的潜在峰值销售额按PS倍数给估值的逻辑。如果是热门管线,例如减肥管线,PS可以给到5-8以上,如果是一般管线竞争比较激烈的话,给3PS左右就差不多。如果是FIC首创药或者BIC最佳疗效药,PS可以适当给高点。但按照美股投资者的风格,考虑到创新药高达90%的失败率,二期管线一般是不怎么给估值的,大约给到20%左右。
从业务条线方面,知道了创新药大类分为化药小分子赛道和生物医药大分子赛道,具体技术平台方向有抗体(单抗、多抗)、ADC、RNA、基因编辑、蛋白降解、CART-T细泡治疗、MRAN等等一些我还不知道方向的技术平台,热门方向有减肥药、肿瘤、罕见病、CNS(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眼部疾病等很多我还不知道的疾病方向。
这个时候看着那些涨十倍上来的港股若干创新药标的来说,除了龙头大家一致看好外,好像并没有几个大V给出了预见性的判断啊?而传奇生物几乎被一致看好,股价也并没有一路向上啊?信达生物遭遇大股东想要倒卖管线到自己公司的时候,一堆的大V也没预测说后面有四倍涨幅啊?荣昌生物起初大跌时,没几个人给它说好话啊?大家都只盯着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说好话,但是他们估值就是阶段性合理估值啊?
这个时候开始觉得,做创新药投资和其他行业投资一样,所有意见仅供参考,怎么投资得自己弄明白才算明白。龙头战法在创新药赛道也不那么好使,再生元制药,辉瑞因为专利悬崖照样可以腰斩,不知名的医药科技公司只要管线给力,就可以直接临床成功数据出来和上市通过后给到数倍到数十倍的涨幅。
看着这波创新药牛市,都不敢坚定持有下注的情况下,只持有了药明生物这个卖铲子公司,爬出了2022年的坑,一毛钱没赚到。
圣诺医药是今年5月份,当初他3-4亿左右看到的。当时没有下注,也是觉得,搞RNA研究的港股上市公司很少啊?连创始人都坚持不下去退让大股东了,技术核心团队还在不在?现金流只有几百万,就算融资也很难融资啊,剩下的管线基本就是没钱烧到上市了,有破产归零的风险所以资本市场只给这个定价,那我自然也要避开,虽然看好。现在随着我在美股下注的箭头制药,IONS,WVE都开始回暖(尽管现在又调整下来),之前小仓位吃了50%就一骑绝尘的阿里拉姆竟然在我抛了后又翻了快一倍,开始回来看圣诺医药。发现他短短两个月翻了四倍多。
然后了解到华熙生物入股二股东,原来的大股东其实是个医药行业的实干派老兵,在国际大药企干过,自己也成功创办过医药公司。现在的两个核心管线一个STP705覆盖皮肤肿瘤到了临床二期即将进入三期,潜在销售峰值10亿美金,同时能够局部减脂,这个赛道是医美和减肥之间的差异化赛道,具体估值不知道怎么给,在几千亿美金销售额的减肥大航道里大概拍个小10亿美金峰值并不过分。
那么假如STP705能上市,20亿美金峰值可以预期,保守拍个3倍PS不过分。就是应该值60亿美金市值。但是考虑到二期临床,只给15%-20%估值,也就是10亿美金左右估值就该有了。
另外一个管线是STP122G,抗血凝,预防血栓,搜到的数据是说全球350亿美金市场。若III期成功,有望占据10%-15%的新型抗凝药市场,保守点,就给20亿美金峰值预期,拍个3倍PS,60亿美金估值,临床1期目前数据还不错,无不良反应,观察到药效依赖性关联反应,可以继续推进到高剂量组,假设能推到二期,也保守点只给5-8%的折现价,给个5-8亿美金估值不过分吧。
好的,假设上面两个管线能走出一条,圣诺医药靶向肝外的技术平台,保底能给多少亿美金估值?随便拍2-5亿美金不过分?
综上,两个管线按风险折价加上技术平台起码值20亿美金估值,也就是150亿港币左右,现在市场只给15亿港币市值。就有10倍空间。
以上是二期临川管线估值,但是根据我的观察箭头制药和阿里拉姆的管线成功概率评估总结,RNA药物的成功率有60%以上,皮肤和减肥管线根据目前的临床数据安全性和疗效来看,我评估成功概率非常高。
STP122G抗血凝的管线目前的第一组安全性不错,只要高剂量组安全性好,也有走出来的概率。
这意味着什么?圣诺医药实际两个管线成功的估值能80-100亿美金左右,剩下的十几条暂停的管线和技术平台全当彩票送你。
从技术面来说,它短期从底部涨到22多,近几个月最高涨了4倍,随着创新药调整,回杀一波,再跌50%也有可能。
综上,圣诺医药是一只有可能短期回调50%,但是长期1-3年后,有望达到20-40倍以上赔率的标的。面对这样的机会,我即便拿它和箭头制药和WVE来比,弹性赔率也是非常值得下注的。我很想满仓现价就持有它,但担心它随即回撤50%让我短期难以坚持,只能先拿个27%左右仓位,就算它跌50%,也就是我整体账户回撤13.5左右,这个回调我亏得起。1-2年,预期一个保底10-20倍的弹性。
以上仅为个人投资思路记录,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