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重工2025年上半年营收创下新高,也成功扭亏,但存货偏高

用户头像
苕国土鱼
 · 四川  

继续来更新一家我们去年看过的上市公司财报,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天能重工)2006年成立,2016年1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知名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专业从事陆上风电塔筒、海上风电塔筒、海上风电基础(单桩、套笼、高桩承台)、陆上风电锚栓等风电设备的制造和销售,在风电设备制造细分行业排名前列。

天能重工已在山东青岛胶州、吉林白城大安、湖南郴州临武、云南玉溪华宁、新疆哈密、内蒙古兴安盟和吉林白城通榆等地分别建有7个陆上塔筒制造基地,在江苏响水、辽宁大连和广东汕尾建有3个海工设备制造基地,在青岛胶州建有1个风电锚栓制造基地。还有内蒙古乌兰察布和包头的制造基地处于规划或在建状态。

2025年上半年,天能重工的营收同比增长25.2%,不仅止住了上年同期和全年的下跌,还创下了上半年的营收新纪录。

从2021年营收突破40亿元之后,天能重工的营收增长就比较慢了,2024年还出现了超过两成的下跌,就算2025年上半年恢复了增长,但想要迈上更高的平台,难度还是很大的。

“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是其核心业务,同比增长近四成,占比也有所提升;而“新能源发电”业务却有近一成的下跌,占比从近三成下降至两成出头;还有少量的其他业务,增长还不错。

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但净利润同比增长才6.4%,也就是说,2024年的亏损集中在下半年,那么2025年下半年是像去年那样表现,还是按更早的年份表现,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了。

分季度来看,在最近十个季度中,有四个季度出现过同比下跌的情况,跌幅较深的是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从2025年一季度才恢复同比增长状态,二季度增速较高的原因是基数是下跌过的,实际上较更早的2023年二季度,增长幅度并不算大。

亏损的只有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三季度是营收下跌过猛导致的,四季度的营收下跌仅一成,只能是其他收支方面的影响更大,比如年终集中计提减值损失等影响。

季度间的毛利率波动非常大,波动中也有下跌的趋势,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不仅是营收下跌较大,毛利率也处于最近十个季度的谷底。202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大幅反弹,但根本稳不住,二季度又出现了大幅下跌。

只有2024年三季度出现过主营业务亏损的情况,四季度还是有所盈利的,其大额亏损的原因正是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计提减值损失。

连续两年的四季度,其他收益方面的净损失都比较高,特别是2024年四季度,不仅是以前存在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资产减值损失”也创下新高,这就导致了当季那点主营业务利润根本不够亏。

毛利率从2022年以来呈台阶状下跌,2022年和2023年是20%左右的台阶,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是16%左右的台阶。看着台阶是向上倾斜的,似乎是市场向好的趋势,但不仅不向好,反而在高位就向更低的台阶跳,说明毛利率还是稳不住。

2021年及以前的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是优秀级的水平,其峰值年份是2020年;处在2022年和2023年的平台时,这两大指标是及格与优秀之间的水平;2024年当然不及格,2025年上半年算是勉强及格的水平。

“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仍然在低位同比下跌,“新能源发电”的毛利率较高,但也在同比下跌。我们前面怎么看到,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较2024年,怎么还有所增长呢?那是因为2024年下半年的毛利率还要低很多所导致的,在分季度的数据时,我们已经看过了。

天能重工在2021年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还有13.4个百分点,2022年和2023年稳定在7-9个百分点,2024年跌至1.6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有所好转,但也仅比2024年高。不仅毛利率下跌有影响,2024年的营收下跌,也拉高了期间费用占营收比,2025年上半年反弹,期间费用占营收比并没有下降,希望下半年的旺季会有所下降吧。

在其他收益方面,前几年都是净损失的状态,2025年上半年算是“转正”了。损失项中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这一行也有如此高的坏账,还是有点难以理解的,买这类装备的可不是小企业,虽然其前景没有以前好了,但出现这么多的坏账,对低毛利率的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麻烦。

2024年的“资产减值损失”也比较高,这和其毛利率大幅下滑有关,但存货跌价损失只有1987万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固定资产减值损失”8895万元和“在建工程减值损失”4901万元。2025年上半年仍然有固定资产相关的减值损失发生,只是金额没有以前大了。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表现并不好,以前业绩不错的年份,只有2020年有净流入;最近一年半的业绩不好,但回收资金的情况反而好了一些。

从2023年以来的固定资产类投资规模持续下降,前面已经看到大量计提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损失,这就已经不适合再大兴土木了,特别是简单增加产能的那类建设,必要性已经不大了。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表现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前几年应收项目的占用比较严重,最近一年半这方面才开始回收资金,应付项目部分年份给抵消一些影响,部分年份并不能。存货对资金的占用增加持续至今,只有2022年回收过资金。

存货的规模在2022年末有所下降,后续年份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末比2021年末增长近一倍。但我们看到的是这几年的营收增长很慢,甚至是相对稳定的,这就导致其存货的周转天数增加了近两倍。在这种情况下,还说没有产品积压滞销,可能没人会信。

虽然原材料和在产品也在增长,但库存商品的增长幅度最大,这符合产品积压滞销的表现。但是,我们知道,“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应该主要是按客户订制,按理说,不太可能先做成产品再推销出去,订制的销售模式,不太可能会有太多的积压。

如果加工完了,客户们不急于提货,似乎也能搞成这样,但现实中,不急于提货的情况并不多。不过他们官方的解释是“报告期期末在手订单较多,备料较多,且部分项目暂未发货”。我确实不好猜测具体的原因,希望知道内情的朋友帮忙补充一下。

从合同负债(全部是预收货款)的大幅增长看,存货的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该增长那么多,除非订货的预付款比例非常小。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应收和应付的经营性款项都在2023年末达到峰值,最近一年半,两者都在下降。

除了营收下跌的影响之外,产业链条上的互信程度下降,可能也是重要原因。客户想要订货,但还是以前的付款条件,天能重工可能就不想再接受了。难道客户和市场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极低的毛利率,还想让供应商大量垫款,供应商一算,不做更划算;短期内可以忍受这种不合理的模式,久了就要试着拒绝,不然就没法活了。

天能重工的长短期偿债能力都还不错,最近一年半都出现了“缩表”(总资产下降)的现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降,客户和供应商欠款都在下降,出现缩表就不让人意外了。

天能重工从2022年以来,特别是2024年以来的经营形势确实大不如前,但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主要靠“新能源发电”业务来赚钱,不太好听,但却实用。通过后续的市场调节后,核心业务“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的毛利率回升是必然的,只是这个时间有多长,现在还不好预计。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欢迎关注看更多文章,如需解读个股财报,请留言注明股票简称或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