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股份(SZ000014)$
假设某个叫大强的公司要借壳沙河。
目前沙河股份总股本2.42亿股,大股东持股8233万股,占比34%,故社会公众股占比是66%,即1.5967亿股。
则借壳后,这1.5967亿股社会公众股要在借壳后新公司的总股本中的比例不能低于10%,因此借壳后新公司总股本不能高于15.9亿股。
假设借壳后总股本15亿股,扣除沙河现在的总股本2.4亿股,大强所有原始股东持股则是12.6亿股。 假设沙河按照20元/股向大强所有原始股东增发,则最多只能增发12.6亿股,于是增发部分对应的大强估值是252亿元。若大强借壳时评估值是300亿元,则超过252亿元的部分即48亿元就要用现金购买。
因此,从上面可以看到,沙河股价20多元时,最多也就能重组上限300亿元的资产。
若向大强所有原始股东20元/股定向发行10亿股,则股权部分对应价值200亿元,剩下的100亿元用现金购买。
没这么多现金怎么办?可以向二级市场机构增发配套融资100亿元,如果也是20元/股增发,则还需增发5亿股(这当然算是社会公众股)。
这样借壳后的总股本就高达17.4亿股。
可见,股价低了,市值低了,确实重组不了太大的资产。
当然,如果借壳时大强评估值是100亿元,那就好太多了。
以前没关注过这个问题,受股吧网友“风再起时77777”启发,个人做了上面的初步理解,不一定正确,求教大家,敬请批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