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利润大增590%,稀土寡头,登顶全球第一!

用户头像
老张投研
 · 山东  

能源争夺,为何稀土成了香饽饽?

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稀缺。

2024年全球稀土探明储量为9000万吨,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的48.9%,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供应,相比而言我国稀土不算稀少。

而稀土再次成为焦点是其战略性!

目前,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领域增长最快、产业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在稀土消费结构中约占42%。

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磁性强等特性,其无需通电就能产生持久的磁场,被称为“磁王”。

正是这种高磁性,稀土永磁成了军工、航天等尖端行业的香饽饽。

比如,神舟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系统的捕获锁、对接锁都采用稀土永磁电机;再比如,用于控制导弹飞行姿态的方向舵也是靠稀土永磁电机来驱动。

2025年上半年我国稀土累计出口量达到3.26万吨,接近2024年全年的60%,截至8月21日,氧化镨报价为65.75万元/吨,较月初增长11万元/吨,稀土的高价值已经反映到了价格端。

所以,站在当前科技时代的节点上,拥有稀土矿产开采权的北方稀土中国稀土成了大部分人关注的焦点。

但,还有一个寡头也吃到了行业红利

金力永磁

就在8月20日,金力永磁发布了2025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5.07亿元,同比增长4.33%,实现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大增154.81%,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增长约590%,印证了行业红利。

不过,吃到红利并不容易,2025年上半年,正海磁材净利润同比下滑24.39%,中科三环营收同比下滑11.17%。

从业务层面看,金力永磁营收来源很简单,就是钕铁硼磁钢,该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84.89%逐渐提升到了2025年上半年的91.98%。

钕铁硼磁钢属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以及风电等行业。

不禁要问,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中科三环业务结构并无差异,为何金力永磁业绩能大增?

这绝不是偶然,而是金力永磁具备业绩增长的护城河:

第一,产销量全球第一

储量、产能是决定矿产企业业绩增长的关键,紫金矿业赤峰黄金北方稀土等都是这一成长路径。

截至2024年公司稀土永磁实际产能为3.2万吨,产能利用率为90%,实际产能远超正海磁材(3万吨)、中科三环(2.65万吨)。

产销方面,2024年金力永磁产能利用率为90%,高性能磁材毛坯产量2.93万吨,同比增长39.48%,高性能磁材成品销量2.09万吨,同比增长37.88%,产销量全球第一。

不过,只看产能还远远不够,因为金力永磁处于稀土产业链中游,其成本主要来自上游稀土材料。所以,这时候还要看第二个因素:

第二,在手原材料充足

原材料是决定稀土中游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金力永磁的成本构成上也能体现。

2020-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中有80%左右来自直接材料,这意味着公司产品价格深受稀土价格的影响。

但是,随着2025年上半年稀土价格整体上升,金力永磁毛利率却同比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诀窍就在原材料上。

因为金力永磁采用以销定产,产品定价以“成本+定价”的方式,也就是说稀土价格上涨时,公司产品定价可相应提升,而前期采购的相对低价原材料又能带来成本优势。

公司收购的银海新材于2024年实现并表,其核心业务正是稀土回收,2024年金力永磁回收稀土原材料用量为2575吨,占稀土原材料总量的30.4%。

这表明金力永磁一能满足下游客户对回收稀土材料的需求,二能实现部分原料自控,降低成本。

截至2025年上半年,金力永磁原材料达到11.58亿元,较2024年增长了107.02%,即便后期稀土价格回落,短期内公司利润空间压缩幅度要好于产业链上游企业。

那么,稀土行业红利效应能否持续释放?金力永磁能否继续吃到肉?

稀土行业红利还要看需求,长远看稀土永磁需求在两个地方:

1.新能源汽车

从汽车电机,到摄像头,再到音响,凡是需要微电机和传感器的部件,几乎都有稀土。

2024年我国稀土永磁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汽车占28.2%。单看电机,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稀土永磁用量约1.5kg/辆,纯电动乘用车用量增至2-3kg/辆。

2025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54%,随着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固态电池技术开发,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还会加速渗透。

金力永磁下游应用营收占比看,新能源汽车占比从2020年的13.49%上升到了2023年49.39%,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稳定在45%以上,印证了新能源汽车稀土需求释放的逻辑。

最新财报显示,公司产品覆盖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有一定客户支撑。

2.机器人和低空经济

这一领域主要体现在电机上。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伺服电机的核心组件,其高磁能、轻量化、稳定性决定了飞行器控制以及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

单台人形机器人约需要40个伺服电机,每个单机钕铁硼材料用量约50-100g,总用量可达2-4kg,而单个eVTOL钕铁硼用量可达10-20kg,超过汽车电机用量。

预计到2028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消费量将达到22.71万吨,届时人形机器人对稀土永磁的消费量将近3千吨。

金力永磁已规划人形机器人电机转子生产线,初具一定规模化量产能力,低空飞行器领域也已有小批量交付。

目前,金力永磁产能扩建还在持续。

2025年初,公司拟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预计到2027年完工,届时公司年产能可达6万吨。

对比看,中科三环目前有年产5千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项目,厦门钨业则拟建设5千吨节能电机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项目达产后磁材总产能将达到2.2万吨,产能均不及金力永磁

所以,如果说钢铁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标尺,那么稀土材料就是科技实力的象征!

金力永磁已经在产能、客户、原材料上提前锁定了未来!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金力永磁(SZ3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