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笔账

用户头像
摆脱幻想
 · 北京  

中国太平2025年的净利润会到100亿,本轮保险周期的起点是2024年,净利润是80多亿,我判断一轮新的产业周期不可能两年就走完,100亿的净利润很有可能是太平利润周期的底部。首先把周期的位置判断清楚。

按照现在的市值,700亿港币,每年的回报率至少是14%,后面几年每年的回报率还会涨,但是涨到多少我们不知道,底线是14%。

现在太平的分红率是17%,大概两年后,业绩稳定,会按照营运利润分红,提高至20%。按照17%的分红率计算,股息率是2.5%。

所以,当下时点买入中国太平,2025年的投资回报率是14%,其中2.5%是现金流,11.5%留给太平再投资,太平再投资的回报率就是ROE,10%,所以这11.5%的回报率留到2026年就是12.65%。我们比较下类似的长期存续的生意,是否还有能够提供类似的回报率?!白酒的回报率算下来就6-7%,银行的回报率类似保险,不足的是银行的ROE最高可能是10%,而保险最低是10%。

市场上肯定还能找到更高回报率的机会,问题是我很难理解。

如果太平明年这个时候涨到40块,我们卖掉,回报率是100%。究竟是每年14%,且有11.5%按照10%复利增长高,还是100%高?小学生都知道一定是后者高,但是我们能够预测到明年这个时间股价一定到40吗?

但是我们能知道,5年后低估的股价一定是40,因为按照太平吝啬的分红和10%的ROE(84%的利润留存+10%的复利增值),5年后的净资产,大概率是每股40块钱,1500亿。5年太平的累计净利润至少是770亿,按照现在的价格,5年太平累计回报率是110%,假设17%的分红不变,其中18.7%以现金的形式分给我们。如果分红率到20%,现金流能获得15.4%的回报。

上面是两周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当股东是赚利润、一部分给现金分红覆盖日常开销。把股票卖给别人获利,是赚其他人的钱。

赚其他人的钱是不是不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视角。如果初衷就是抱着把股票出售给其他人获利,内心中就是要“割韭菜”,首先我摆脱“韭菜”,不被割也没几年,我痛恨被割,自然我也不会想去割别人,我也不想学习割别人的本领。

但是,如果有人也看好太平未来的发展,非要从我手上买,那你要出大价钱,我熬了4年,不可能在还有静态14%的回报率的时候卖给你。更不可能明知道未来5年有累积770净利润、每股净资产40元,如此确定的未来收益,现在以700亿的市值卖给你。

你要把我未来5年明确可以赚到的钱,以合理的回报率贴现给我。我要6%的贴现率不高吧,我买沪深300ETF,长期看也能获得6%的回报率。那么,770亿的净利润贴现到今天就是640亿,你得把870港币的归母净资产也加上吧,那就是1500亿港币。你得到什么呢?2025年开始,本轮周期最低6.7%的回报率,每年增长,连续增长5年,再往后的利润我也不知道,一定会有周期,周期过后也一定会再创净利润的新高的永续经营的保险公司。

所以,我1500亿,每股42块卖给你,并不是想割你韭菜,你想买就出这个价,至于何时出,今年、明年还是后年那是你的事,就算你想买,我最多卖你一半。如果2027年你出价40,我要是能看清2032年的太平,报价可能就不是40了,哈哈。

保险公司的经营周期比我寿命还长,越往后,我拿到的投资收益越高,等到我20年后退休,我每年的分红可能都是我当年投资的一半。我卖或不卖都行,多钱卖这不是我的问题,更不能成为我的压力。所以,问我中国太平估值看到多少,股价看到多少的人,你们是想高价位卖给别人,把太平当成割韭菜的镰刀,这种问题,我是一概不想回答,同我价值观不一样。

$中国太平(0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