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芯片:半导体“长坡厚雪”赛道,国产龙头正加速崛起!

用户头像
有条股讯
 · 广东  

模拟芯片作为连接真实世界与数字系统的核心桥梁,在集成电路领域占据着关键地位。周末,我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模拟芯片开展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举措不仅是重要的反制手段,也让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的话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模拟芯片行业,以及国内那些崭露头角的龙头上市公司。

一、模拟芯片行业概览


集成电路按信号类型可分为模拟、数字与混合信号三大类。模拟芯片用于处理具有连续性和波形特征的模拟信号,在传感器应用、音频处理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优势独特;数字芯片则专注于数字信号处理,在计算、存储等领域表现卓越。

模拟芯片堪称半导体领域“长坡厚雪”的高成长赛道,具有强周期、长生命周期、多品类的特征。其迭代周期长达10 - 15年,远超数字芯片的3 - 5年,像德州仪器的经典运算放大器OP07就已应用数十年。而且模拟芯片品类极为丰富,德州仪器产品料号超8万种,ADI也超7.5万,其中ADI超50%的营收来自10年以上的产品。

近年来,受PC、通信、可穿戴设备及AIoT等领域快速发展推动,模拟芯片市场持续扩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从定制化程度看,模拟芯片分专用型与通用型。专用型面向特定场景定制,门槛高、客户粘性强、毛利率优;通用型以标准化服务多元场景,涵盖信号链与电源管理两大类。信号链模拟芯片能对模拟信号进行收发、转换等处理,不过受工业应用需求成熟等因素,增长略缓;电源管理模拟芯片围绕系统供电,是电子设备稳定运行的底层支撑,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旺盛。

在生产模式上,模拟芯片厂商有IDM(垂直整合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流程)与Fabless(专注设计,制造、封测委托外部)之分。IDM模式利于保障高可靠性,海外龙头多采用;Fabless模式轻资产、响应快,国内本土厂商常用。

二、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上市公司

(一)圣邦股份

圣邦股份在模拟芯片领域布局广泛,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已进入大厂供应链,单车价值量突破500元。公司持续巩固消费电子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积极向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中高端市场延伸,通过丰富的产品矩阵和技术优势,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纳芯微

纳芯微在技术创新上表现突出,其28nm BCD工艺已实现量产,功耗较传统工艺降低30%,效率达98.5%。此外,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也在加速布局,相关产品不断取得突破,为国产模拟芯片在汽车领域的替代注入动力。同时,纳芯微还通过收购麦歌恩等动作,补齐产品链,向平台化发展迈进。

(三)芯朋微

芯朋微主营电源管理芯片,产品覆盖家电、快充市场。其车规级BMS芯片已通过AEC - Q100认证,成功进入大厂供应链,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成效显著,为公司拓展了新的增长空间。

(四)艾为电子

艾为电子从音频功放芯片(模拟接口K类)起步,逐步演进至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在音频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技术优势,为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模拟芯片解决方案。

(五)希狄微

希狄微采取高端消费与车载电子双轮驱动的策略,在模拟芯片领域不断发力,产品涵盖多个细分品类,助力国产模拟芯片在更多高端领域实现突破。

(六)帝奥微

帝奥微在信号链与电源管理领域并重,信号链芯片国内领先,同时全面布局汽车电子,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布局,在模拟芯片市场中站稳脚跟。

三、行业趋势与展望

模拟芯片作为典型的“长尾”产品市场,并购是行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手段。过去两年,国内模拟行业已步入一级公司出清、上市公司持续收并购阶段,纳芯微思瑞浦、杰华特等上市公司均在通过收购资产补齐产品链,推动市场从分散走向集中。

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AIoT等新兴领域爆发,中国模拟芯片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跃迁。同时,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升,全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上市公司有望借助技术创新、产品拓展和并购整合,在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中获得更多份额,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圣邦股份(SZ300661)$ $帝奥微(SH68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