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603737.SH)
集中度水平:中国涂料行业CR3仅9.7%,CR5为13.0%(2022年),远低于美国(CR10超90%)和欧洲(CR10约76%)。 企业梯队: 第一梯队(>100亿):立邦(2022年销售额228亿)、PPG(109亿)、阿克苏诺贝尔(103亿); 第二梯队(50-100亿):三棵树(2023年营收122亿)、佐敦、宣伟; 第三梯队(<50亿):亚士创能、嘉宝莉、东方雨虹等。
零售端:外资品牌占优(立邦30%、多乐士7%),三棵树以7.9%市占率居国产品牌首位; 工程端:三棵树以13%市占率领先,立邦、亚士创能紧随其后; 仿石漆:三棵树连续8年市占率第一,2023年占零售仿石漆市场超40%。
优势: 零售渠道覆盖最广,高线城市网点超3万个(三棵树为1.28万); 基辅材配套率行业第一,一站式服务能力强; 2023年工程涂料市占率约15%,略低于三棵树。 短板: 三四线城市渗透不足,被三棵树“美丽乡村”战略挤压; 产品定价偏高,性价比弱于国产品牌。
市场表现: 零售市占率从7%降至5%(2024年),北亚区收入同比-9%; 依赖一二线城市,渠道下沉缓慢。 战略调整: 加速线上电商布局,但京东/淘宝关注量不及三棵树。
业务对比: 2023年涂料收入不足三棵树1/3,工程端毛利率低3-5pct; 销售人员人均创收仅三棵树60%,渠道效率偏低。 突围方向: 聚焦工业厂房和市政工程,避开三棵树强势的民建领域。
生存现状: 约70%中小企业在价格战中濒临出清(2024年行业利润降至5%); 如嘉宝莉、湘江涂料等,市占率均不足2%。
仿石漆:零售&工程双渠道市占率第一(2020-2024连续五年); 工程建筑涂料:2023年销量全国第一,占国家重点工程超30%(如冬奥场馆); 艺术漆:高端产品线增速40%+,成为零售新引擎。
渠道下沉深度: 终端网点近20万个,覆盖全国县域(立邦仅8万); “美丽乡村”战略占据三四线市场,仿石漆复合增速60%+。 产品性价比: 健康漆价格比立邦低15-20%,且环保指标更严(甲醛释放量优于ENF国标); 马上住服务覆盖300城,48小时完工效率行业领先。 政策绑定能力: 绿色建材下乡核心供应商,中标率超80%。
高端市场认知不足: 一线城市零售份额仅立邦1/3,艺术漆客单价低20%; 原材料成本敏感: 钛白粉涨价致2024年毛利率降至28.2%(立邦32%+); 国际布局薄弱: 海外收入占比<1%,而PPG、阿克苏诺贝尔超50%。
零售端替代加速: 目标2026年零售市占率提升至12%,通过“马上住+艺术漆+美丽乡村”三大业态; 重涂市场占比提升至50%+(2023年为30%)。 工程端结构优化: 小B渠道收入占比提至70%(2024年为60%),规避地产风险; 拓展光伏防水材料(2024年新疆储能订单6.76亿)。 技术壁垒构建: 研发投入占比提至3%(2023年为1.9%),攻关机器人涂料等新材料; 联合宁德时代开发轻量化电池材料,切入新能源赛道。
三棵树凭借下沉渠道垄断+仿石漆细分统治力+政策资源,在工程涂料和三四线零售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但在高端零售(立邦压制)和成本控制(原材料波动)上存在短板。
短期看点:若2025年零售占比突破70%,估值有望向消费股切换(目标PE 40x);
长期风险:地产竣工持续低迷可能拖累小B回款(应收周转天数146天),且外资加速下沉或引发价格战。